北京青年报
“祝融号”在火星上探测到含水矿物 系国际首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16 17:13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了解到,“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说明“祝融号”着陆区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该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

“天问一号”自成功着陆火星并在火星表面工作以来,中国科学家团队持续对其获取并传回的原始科学数据开展数据分析、解译和研究工作。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刘洋研究员团队基于“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地形相机数据,在着陆区发现了岩化的板状硬壳层。通过分析光谱数据发现,这些类似沉积岩的板状硬壳层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研究团队推断,这些富含硫酸盐的硬壳层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了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这标志着“祝融号”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利用巡视器上的短波红外光谱仪在火星原位探测到含水矿物。刘洋研究员表示,“祝融号”着陆区(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广泛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可供未来载人火星探测的原位资源利用。这一发现对理解火星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至今已在火星表面工作356个火星日,“祝融号”火星车行驶总里程1921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火星古气候历史如何变化?中国“祝融号”火星车发现重要证据
中国新闻网 2023-07-07
“祝融号”发现的奇怪“石头”原是沉积岩!地大团队找到火星古海洋证据
武汉晚报 2023-05-19
“祝融号”又有新发现!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火星北部曾存在海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5-18
科学家根据“祝融号”返回的沙丘表面特征提出现代火星存在水
央视新闻 2023-05-05
“祝融号”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
科技日报 2023-05-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