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将重点检查居民个人未分类投放垃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6-02 17:36

6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组织召开《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北青-北京头条记者获悉,本市将针对居民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对居住小区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对屡教不改、恶意违法的居民个人,实施劝阻、书面警告、罚款“三步走”,震慑违法行为。

据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介绍,自4月起,本市启动“城管执法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截至5月底,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居住小区近1.1万个次,存在问题小区401个次,占检查总数的3.65%,发现问题518起,立案查处小区内各类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226起。

从执法检查和处罚情况看,部分小区在居民自主分类投放的准确性,物业单位对分类容器的日常管护,对垃圾的分类收集、贮存等方面的日常监管,仍然存在不足。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厨余垃圾分类不纯净、居民自主分类投放不准确、大件和装修垃圾投放点设置不规范、桶站满冒清运不及时等方面。

温天武介绍,下一步,城管执法部门将突出“对居民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的行为开展执法检查”,充分依托全市正在广泛开展的社区(村)生活垃圾分类入户回访工作,开展居住小区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一方面,对照《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指引》,重点围绕居民个人未分类投放,对居住小区实施全覆盖执法检查,重点突出在双休日、节假日等垃圾投放高峰时段进行检查。做好劝阻、书面警告、罚款“三步走”,对于屡教不改、恶意违法的居民个人,按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坚决予以立案处罚,震慑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城管执法部门与社区、物业点对点联系机制,动态掌握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的情况。社区、物业可将发现的问题,通过文字记录、拍照摄像等方式向城管执法部门报告。城管执法部门将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并将结果反馈社区、物业。对于屡教不改、多次违法的居民个人,在做好行政处罚的同时,城管执法部门还将帮助指导社区、物业入户宣传,通过发放提示信等方式督促整改。

北青-北京头条报记者了解到,本市将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居住小区开展创新实践,因地制宜配置摄像监控、语音提示、身份识别等智能设备。城管执法部门探索运用视频巡检、“非现场执法”等方式固定证据,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发现率、追溯率和处置率,以更有科技性、实效性、持续性的措施,对不分类投放的居民个人进行上门教育及行政处罚,促进居民家庭实现源头自主分类,提升居民投放准确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毛羽

相关阅读
北京孙河持续开展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检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12-10
北京:今年已建成487座垃圾分类驿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8-04
投放垃圾不分类、还不听劝 北京密云38名居民被警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24
提高全民意识 北京通州城管多措并举保障生活垃圾分类有效落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13
群众反映强烈垃圾分类“问题小区” 暑期将集中逐一攻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7-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