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童模盛夏天气穿羽绒服拍摄引争议 家长称为立足行业只能忍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19-08-01 18:28

-00微信图片_20190125154503.png

近日,一段童模盛夏天穿着羽绒服在街道上拍照,被热的只能抱着路边栏杆散热的视频在网上热议,让不少网友都为这些年仅七八岁的孩子的健康担心不已。但也有童模家长提出,让孩子穿什么、拍什么都是自己家的私事,无需他人操心。

8月1日,童模妈妈陈女士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反季拍摄在服装行业相对常见,一般需要在店家上新半年前完成拍摄。期间只要孩子没有哭闹到拍不下去的地步,大家都会选择忍耐,否则很可能被客户和经纪人打上“永不合作”的标签。对此,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许秋莉律师指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关于童模行业的具体规范,如果其他监护人均同意孩子从事童模行业,围观者的确很难介入其中。但她同时也强调,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安排、聘用未成年人从事工作必须执行有关部门关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或有害其身心健康的工作。

童模三伏天穿羽绒服拍照围观者直呼心疼

近日,一段儿童模特在网红街道进行反季节拍摄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几个小朋友穿着羽绒服、棉衣等反季服装在街道上上走来走去,等待进行广告拍摄,而背景里的成年人即便穿着短袖、短裤,也还需要遮阳伞、遮阳帽等各种工具进行防暑。两相对比下来,不少网友都为这些小童模的健康担心不已。其中一位男童趁着拍摄间隙,脱了上衣抱着路边金属栏杆降温的画面更是让围观者大呼心疼。

不少网友表示,盛夏天气,室外经常是三四十度的高温,成年人待久了尚且可能坚持不住,家长、商家居然还让孩子们穿着羽绒服、棉衣进行拍摄,实在太不把孩子的健康当回事了,“万一中暑怎么办?毕竟还只是孩子啊。”更有人直言,家长这种行为无异于将孩子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利益,让人心寒。

微信图片_20190801181437.png

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反对者提出,视频中的孩子大多已经是上小学的年纪,如果真的不愿意拍一定会直接开口拒绝,而实际上不少小朋友对于拍照就是乐在其中,不能用成人的感受去评判。还有童模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自己会照顾,让孩子穿什么、拍什么都是自己家的私事,无需他人操心。

8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事发地点周围商户处了解到,最近一段时间,来往拍摄的模特团队很多,其中既有成年人也有小朋友,大家也都对此习以为常。“就是这几天陆陆续续开始拍秋冬装,看着孩子被热成那样,确实很可怜。但大家也确实没什么可以去制止的立场。”

童模家长:为了继续立足行业只能忍耐

据童模妈妈陈女士介绍,夏季拍冬装,是服装行业的特点决定的,童模一般需要在店家上新前半年左右就要拍摄完毕。她告诉北青报记者,一般这种拍摄都会选在棚内,但是有些客户嫌棚内别家用过,就会要求拍摄外景,孩子自然也会更辛苦一些。

陈女士介绍,反季拍摄前经纪人会和家长约定好拍摄时长,但这种约定在拍摄现场往往很难实现。此前陈女士的儿子也曾在7月天气最热是时候拍过一次冬装,原本双方约定的时间是早上9点开拍,中午12点拍摄结束,还能相对凉快一些。然而等到正式拍摄时,客户却来晚了,只能直到中午12点左右才开始拍摄,最终整个拍摄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回想起当时孩子在烈日下换多套羽绒服进行拍摄的经历,“反正我是再也不会拍第二次了”,陈女士说。

与网上争论双方的观点不同,陈女士认为,巨大的童模市场中,童模和他们的家长是弱势的主角,要想继续在行业中待下去,“忍耐”是必修课。她介绍说,一般孩子没到哭闹的拍不下去的地步,大家都会忍着,这其中除了童模家长以外,也包括其他所有配合拍摄的工作人员。如果家长此时提出意见,很可能客户和经纪人就再也不会找你,甚至会挂出妈妈的名片说永不合作,“行业内恶名传播的很快”。

据她介绍,相对棚内拍摄,外景会更加辛苦,找人也就相对更难。但是如果拍摄的品牌足够大,家长们还是会动心,比如一些知名的国外品牌,孩子拍摄后照片可能会进入全国各大专柜,这样的吸引力家长们很难拒绝,“有经验的家长会给孩子准备退热贴,背上贴6片,防暑降温”。相比之下,大部分童模还是以棚拍为主,环境也会更好一点。陈女士介绍,冬天基地里会准备“小太阳”取暖器,有些体贴的经纪人也会尽量给孩子找个能休息的地方。

律师:父母的监护行为也应受到监督

针对上述争论,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许秋莉律师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让孩子做童模,乃至于盛夏天穿羽绒服拍照到底是不是私事,本质上是对孩子监护权的讨论。就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而言,一般类似情况下,除了家庭内部有其他监护人提出反对意见外,围观者确实很难介入其中。“比如说父母离婚后,有一方带着孩子去从事童模,另一方对此有异议,认为这种工作可能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影响,对方不适宜抚养孩子的,可以就此提出取消对方监护权。但作为围观者、外人而言,是很难因为觉得孩子健康受到威胁就介入其中的。”

但她同时也提到,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安排、聘用未成年人从事工作必须执行有关部门关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或有害其身心健康的工作。“但在实践中,这个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如何认定还没有明确规定。除了童模外,影视行业的未成年人演员的权益保护,可能都存在类似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加强行业监管外,还是希望今后能够尽快立法,对孩子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问题有一个严格规定。”此外,她还建议,可以通过立法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监护人监督机制,对父母等监护人的监护行为进行监督,有效的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杭州曾出台规范意见要求童模连续工作不超过4小时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童模权益问题第一次受到关注。2019年4月,“童模妞妞被踹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公众对童模群体权益保护的讨论。“妞妞事件”发生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在省、市两级院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涉众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监督,多次对辖区内“童模妞妞被踹”事发拍摄基地进行走访调查,听取各方意见,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青团滨江区委会商研判,并于2019年5月会签《关于规范童模活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见》。

《意见》明确规定,在童模活动中,不得利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不得连续使用童模超过一周或累计超过一个月,导致童模辍学或变相辍学;不得连续活动超过4小时;不得让儿童穿戴不符合年龄、有违公序良俗的服饰,或引导儿童做不符合年龄、有违公序良俗的动作、行为;不得以殴打、谩骂等虐待方式对未成年人实施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版权声明】本文由北京青年报与腾讯联合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孔令晗
编辑/董伟

相关阅读
今年夏天冰淇淋“酒”气盛行,专家提醒:勿“伤”了未成年人
法治日报 2023-09-21
童装成人化现象调查:女童服装,何必如此性感暴露
法治日报 2023-07-17
家长拍孩子“虐心视频”消遣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4
青评论:家长拍孩子“虐心视频”消遣了什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4
别让“童星”出道透支孩子童真
北京青年报 2021-08-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