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顺义:“大临空”发展格局逐步显现
北京顺义官方发布 2022-10-16 08:24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稳固,航空全产业生态链条较为完整,临空产业体系基础扎实,港产城进一步融合发展,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领先。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中国临空经济策源地,经过多年来深耕细作,产业生态和配套服务政策已非常成熟完善,为全球市场主体汇聚“第一国门”共享发展契机、共绘发展蓝图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已成为目前全国航空服务企业数量最多、开放水平最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机场临空经济区。

“大临空”发展格局

2014年,由原空港经济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国门商务区三个经济功能区整合而成的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挂牌成立,进一步推动顺义区临空经济资源聚集。

2015年,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获批,顺义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首都临空经济迎来更高质量发展。

2019年,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对于全面提升首都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促进顺义区更高质量发展、构建北京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打造吸纳全球要素资源的开放门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年,“两区”建设确定,天竺综合保税区成为顺义区“两区”建设主阵地,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成为主战场。

今年,原北京临空经济核心区、天竺综合保税区整合成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这标志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迈入新阶段、实现新跨越。

现在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进一步构建了“港产城融合、保税非保税功能协同、高端临空产业聚集”的“大临空”发展格局,“服务业扩大开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多重开放平台优势叠加。

十年磨一剑。“2009年,加工制造业占天竺综保区经济总量的90%,到了2020年,天竺综保区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95%,高出全国综保区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药品药械进口占全国的21%,疫苗进口更是占到全国的95%以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处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十年,是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十年。”

截至目前,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吸引了1.2万余家中外企业入驻,聚集了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近90个,总部型企业70余家,央企、国企分支机构130余家,外资企业5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近200家。

临空产业体系特色鲜明

清晨,一架架飞机从首都国际机场腾空而起,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为连接世界的起点,目前已形成了以首都国际机场为核心的115.7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圈”,构建了以“航空服务、跨境贸易、科技服务和商务会展金融”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临空特色鲜明,高端产业聚集。

航空服务作为临空经济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目前已集聚了中航集团、首都机场集团、中国航油集团、中国航材集团、空中客车(中国)总部等400余家航空企业,航空业直接关联企业数量占北京地区航空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囊括了飞机研发、航电设备、航空运输、维修检测、仓储物流、商贸会展等航空产业链前端、中端、末端所有环节,是全国航空服务企业集聚数量最多的临空经济区。

在中航材8000平方米的保税仓库中,高大的货架上码放着飞机襟翼等大型部件和螺钉、螺帽等消耗件。航空公司下单后,30分钟内即可完成拣选、包装、海关预申报,通过货运代理或用户自取的方式送达。“为保证飞机安全、准点运营,航空公司在各地设立航材库,以备不时之需,但航材储备和运营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中航材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航材共享平台应运而生,实现了保税航材一次备案、一次申报、一次核准及在保税状态下的自由流动,打通了供应链,做强了产业链。

完整的航空全产业链条,扎实的临空产业体系,吸引一大批企业联袂而来。在今年8月25日召开的中国临空经济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全球招商推介会期间,航空服务、贸易物流、商务会展、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的20余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资金总额超700亿元,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商务会展业是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有效依托和载体。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以新国展一二三期为核心载体,打造北京国际会展商务区(北京EBD)。北京国际会展商务区将建设成为“会展+临空”双引擎、“商务+消费”双节点、“品质高端+国际领先”的国际会展商务区及国际消费新地标。

港产城融合发展

“港城融合的国际航空中心核心区、创新引领的区域经济提升发展先行区”是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赋予顺义区的功能定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锚定目标,着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通过天竺综保区与首都国际机场货运停机坪的无缝对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已实现了港区一体化、一般贸易与保税贸易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一级货站、二级库两级分拨,一般贸易、国际快件、保税贸易三线并行的布局,建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保税功能体系。区域内拥有能够满足文化艺术品、文物等特殊产品需求的仓储物流,可开展文化无形资产租赁、航材共享、跨境商品(文化)展示、交易、查验等业务,是国内最早在综合保税区设立的综合性进口商品指定查验场所。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不断推动“港区”一体发展,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享受更便捷的通关模式、更低廉的物流成本。“提前申报”“两步申报”为货物通关按下“加速键”,大幅减少了企业单证准备时间,提高申报效率50%以上。“保税存储”“保税租赁”“保税存储+线上拍卖”等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为文化贸易领域推出的定制化创新政策。2021年线上拍卖文化艺术品和文物206件,并承办了国际文物艺术品博览会,近3000件海外文物集中展出,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支持企业申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赋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促进药品药械仓储业态向医药贸易拓展。一项项政策的创新与突破,为企业带来福音,为推动“港区”一体发展提供新动能。

未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紧密围绕“两区”建设,深度融入“五子”联动战略部署,成为加快建成首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创新样本。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白皮书(2014-2023年)》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1
在“第一国门”上“临空一跃”——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
新华社 2023-07-07
助力临空产业发展 顺丰华北智慧物流总部近日竣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8
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落户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1
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 35个建设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8-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