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整治信用卡乱象才能促使金融机构“守信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08 15:00

信用卡乱分期、“息费”陷阱、“绑卡容易解绑难”……这些信用卡业务问题迎来监管整治。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从经营管理、发卡管理、授信管理、分期业务、息费收取及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监管要求。(7月8日《中国证券报》)

由于信用卡具有诸多优点,加之商业银行积极推广,信用卡业务在我国飞速发展。最新支付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8亿张。人均持有银行卡6.55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而且,2008年到2021年,信用卡授信余额从9804亿元增加到21.02万亿元。

信用卡快速发展在为持卡人、发卡行以及消费增长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少乱象,比如息费不透明导致乱收费,滥发信用卡造成大量“睡眠卡”,过度授信造成经营风险增大等。也就是说各种乱象叠加,既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也给发卡行带来不良压力,还影响信用卡健康发展以及对消费的推动。

去年报道披露,大量持卡人在网络平台上投诉某银行信用卡未经自己同意擅自开通收费项目,每个项目每月收费8元-20元不等,大部分人发现时已收取两三年甚至更久。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涉及信用卡业务投诉44968件,环比增长1.3%,占投诉总量的49.6%。可见信用卡乱象非治不可。

为此,有关部门去年底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就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管规定,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此次通知是正式文件,对比征求意见稿,上述通知充分吸收采纳合理建议,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要求等,值得肯定。

通知提出的每一项监管新要求,都对准了信用卡乱象中的具体问题。比如针对息费乱象,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切实提高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在合同中严格履行息费说明义务,以明显方式展示最高年化利率水平。如此一来,有望遏制乱收费和低息陷阱。但需要对这类合同采取多种措施促其规范。

再比如针对滥发卡、重复发卡乱象,通知规定长期睡眠信用卡比率不得超过20%,超过该比例的银行不得新增发卡。同时要求,银行不得以发卡量、客户数量等作为单一或主要考核指标,可谓击中要害。又如,针对过度受信乱象及风险,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合理设置单一客户的信用卡总授信额度上限。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机构是根据持卡人的信用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管理,比如持卡人还款记录良好,信用卡额度就会提升;反之,如果持卡人不守信用,信用卡就会被降额、封卡等处理。但从信用卡乱象来看,部分发卡行无论是侵害用户权益,还是违反相关规定造成浪费和风险,都是缺乏信用的体现。

此次通知提出的监管新要求,则是整治信用卡乱象的一把利器,可促使金融机构的信用卡业务回归“守信用”的状态,这不仅有利于保障持卡人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信用意识、规则意识,从而促使信用卡供需两端实现双赢。不过,发卡金融机构能否严格按照通知新要求操作,还需要观察。

只有按照通知要求对发卡金融机构加强监督管理,持卡人勇于以通知要求为依据进行维权,新监管要求才能从纸上规定变成现实“铁笼”。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用户信用卡被盗刷还背上不良征信 法院:用户已采取措施 信用卡中心撤销不良征信记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3
信用卡对年轻人来说为啥不“香”了?
工人日报 2024-02-20
多家银行减免服务费 信用卡容差金额提至100元
证券日报 2023-11-16
信用卡异地被盗刷 银行是否担责
法治日报 2023-05-21
办信用卡先交“押金”!广发保证金信用卡有市场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1-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