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5年来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六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15:46

6月17日,在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随着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3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首都山区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森林碳汇量、林木蓄积量以及生态服务价值持续增加。全市沙化土地面积由1999年的5.62万公顷减少到2.23万公顷,减少近60%。

历史上,北京长期饱受风沙侵害。建国初期,森林覆盖率仅为1.3%,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面对来自西部、北部等风廊带来的外省输入性风沙威胁,北京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了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在内的多项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森林面积已达1279.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4.9%,处于世界大都市的领先水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林地绿地生态系统年碳汇能力、林木总蓄积量均持续增长,沙化土地面积大幅减少,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新时期,北京市将造林治沙的重点放在提升森林质量上,旨在增加生物多样性,实现京郊森林从“绿起来”到“活起来”的转变。目前,北京市林地、绿地、湿地三大生态用地已占国土总面积的71%,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此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不仅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工程区人均收入十年间增长了十倍,实现了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就业的转变。同时,山区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民俗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郊区主导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北京市民也享受到了更多的绿色福利。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的建成,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空间,提升了市民的绿色获得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中来,形成了“爱绿、护绿、增绿”的浓厚氛围。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到2030年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北京将继续推进各项防沙治沙工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李晓萌

相关阅读
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12万亩
新华社 2024-06-18
到2030年,全国67%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人民日报 2023-09-13
沙漠里应该大面积植树造林吗?国家林草局公开辟谣
​第一财经 2023-06-18
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我国防沙治沙“成绩单”亮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6-17
内蒙古近十年累计防沙治沙1.25亿亩 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连续减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6-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