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创新技术工具 破解结核病“发现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10:44

在第29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到来之际,3月21日,由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举办的“技术升级,加速我国终结结核流行进程”主题沙龙暨第七届结核病防控报道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本次主题沙龙邀请多位在结核病防控一线的专家和长期关注结核病领域的媒体记者,就中国终结结核病目标如何实现、健康传播如何助力终结结核病等话题展开研讨。

40%病例未能被诊断 结核病“发现难”  

多年的努力下,我国结核病防控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成为唯一一个提前五年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结核病防控目标的国家。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挑战依然严峻——我国每年仍有新发病例约74.8万,发病率下降缓慢,目前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年递降3.4%,,距离终结结核病流行策略目标(2030年发病率下降80%)还有较大的差距。

与许多国家一样,“因症就诊”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患者发现的主要方式。“目前结核病防治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早期发现,结核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约20%的疑似病例没有症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控中心主任赵雁林说。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40%的病例未能被诊断。

从结核病发病和传播规律来看,赵雁林认为,亚临床期结核病患者(体内有病变但临床没有表现,用现在的医学手段可以检测到)和活动性结核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群体,如果能够关口前移,尽早发现这两种结核病人并加以干预阻断传染,便能够减少其在社区中的传播。而要阻断这两个群体的传播,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从技术层面升级防治策略的核心措施。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副主任、首席代表顾问杨建悦也表示,最新的研究表明,未就诊的病人导致的结核病传播占结核病社区传播的70%,因此主动筛查以及预防性治疗的策略对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作用。“几天前,世卫发出紧急呼吁,要求各国加大对结核病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投入和推广,实际上能否下定决心制定全新的防治策略,也是中国终止结核的关键所在。”

技术创新或为结核病防治带来新机遇

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结核病防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分享环节,多位嘉宾也就不同地区实际,介绍了技术创新在结核病防治方面的作用。

作为全国结核病疫情最低的省份之一,江苏省是如何利用新技术助力结核早发现,进一步提高结核病发现率的呢?江苏省疾控中心慢性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竺丽梅介绍,早在2021年,江苏省就建立了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江苏所有公立医院和部分民营医院的所有影像资料都上传到这个平台,从而实现了影像资料的统一存储、统一质控和统一调阅。江苏省于去年年底将AI人工智能阅片系统装在该云影像平台上,未来有望在全省范围内通过人工智能辅助阅片实现包括肺结核在内的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

新技术的应用也让耐药结核患者更早被发现。竺丽梅介绍,2014年,江苏省就为全省所有13个市级耐药定点医院配备了耐药分子生物学的快速检测设备。2019年,又对所有市级县级定点医院都配备了耐药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2023年,为13家市级耐药定点医院配备了快速二线分子药敏检测设备。2024年,江苏省将防控关口进一步前移,试点为20个社区配备了耐药分子生物学检测设备,所有到结核门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都可以免费获得这一快速而准确的检测。

在云南省,信息化手段则让患者免去了奔波于各个医疗机构之苦,大大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许琳介绍,依托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系统,云南省将患者筛查路径和筛查结果联通起来,各个医疗机构都能通过该系统看到患者的情况。发现只是第一步,为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云南省还通过省级资金支持,将快速诊断技术下沉到基层医疗结构,至2020年,云南省实现了全省县(市、区)级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全覆盖。

多措并举 实现结核早发现、早治疗

有了新技术手段的帮助,我们该如何实现终结结核病的目标?赵雁林指出,结核病患者关爱行动、无结核社区行动和全社会动员行动是目前我国结核防治领域这些年来推行的三大行动。其中“无结核社区”是指常住人口的结核发病率低于十万分之十,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主动筛查、预防性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现在已经在全国400个区县开展无结核社区行动,在主动筛查加预防性治疗综合措施情况下,预计可以在三到五年的时间内,可以使结核病发病率降低50-90%”他表示,“未来,希望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的逐步扩展,从无结核社区到无结核区县、无结核地市、无结核省,乃至我国实现终结结核流行的目标。”

来自各地结核病防控一线的嘉宾,也各自分享了所在地区在加强结核病筛查和防控方面的实践经验。

在浙江,无结核社区是加强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的主要工作抓手。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制所所长陈彬表示,浙江省在全国首先提出建设“无结核社区”省域全覆盖,从政府层面自上而下推动无结核社区在浙江落地。政策和机制保障、多渠道的筹资方式,浙江省在无结核社区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非常良性的联动,湖州市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无结核城市目标,7个地市提出市级无结核社区全覆盖,全面落实主动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等关口前移的工作。。

无结核社区的建设,让重点高危特殊人群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等关口前移的防治措施更容易推进。陈彬介绍,在衢州市常山县,多项无结核社区建设措施的推进,使得当地65岁以上老年人筛查覆盖率达92%,高危人群筛查率达97%。而在预防性治疗方面,浙江省湖州市也以社区为基础,开设了23家结核病预防治疗门诊,已开展了近1000人的预防性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较于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云南省的结核病负担更重,且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在云南省,80%的结核病贫困患者集中在仅占全省人口40%的57个乡村振兴帮扶县里。如何尽早发现这些患者、让他们尽快得到治疗,避免因结核返贫?云南省走了一条将乡村振兴和健康扶贫密切结合的路子。许琳介绍,瞄准重点人群是最经济有效的结核病筛查方法。

云南省还将结核筛查纳入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之中,2023年,又将65岁及以上老年人胸片检查纳入年度体检内容,同时明确激励措施,给予将可疑结核病患者推荐到定点医疗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以补助。在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云南省重点人群结核病筛查率达到80%,规范管理率和成功治疗率均达到90%。

而在江苏省,不仅要更早地发现耐药结核患者,更重要的是尽快治好他们。“耐药结核被称为长了翅膀的癌症,不仅难以治愈,还会传染。”竺丽梅说。江苏省对所有耐药病人免费提供含贝达喹啉在内的所有A组和B组二线药,耐药成功治疗率达到85.6%,位全国之首,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3%。

结核病防控离不开专业知识的传播与普及。活动上,第七届结核病防控报道奖颁奖典礼同步举行,多位媒体机构和媒体记者获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新型疫苗有望终止结核病流行
科技日报 2024-05-07
国产结核病新型mRNA疫苗即将问世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25
近十年我国结核病发病率下降25% 加大宣传扩大筛查是防治关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4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身体挺健康,怎么得了结核病?
健康中国 2024-03-24
为何结核病总爱找上学生??
疾控U健康 2024-03-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