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读|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来袭,如何积极应对
澎湃新闻 2022-12-17 16: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可见的是,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正使得我国养老保险面临制度抚养比快速提高、养老金缺口大等挑战。

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据预计,这个数字在“十四五”时期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2021年末,全国总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出生率为7.52‰,自然增长率为0.34‰。人口出生率为1949年以来最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61年以来首次降到1‰以下。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持续的低生育率,持续的老龄化,和持续的人口萎缩,需要着眼考虑如何适应人口变动来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已经出现的低生育率社会、正在发展的老龄化社会和大量人口迁移流动的移民社会作好准备。

任远表示,目前来看,国家对于家庭生育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公共财政投入是不足的,如果民众觉得生育贵、生育难,说明对生育抚育和教育的公共投入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张立龙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原来由家庭承担的功能不能很好发挥的时候,给家庭一定的支持就成为政策的需求。

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史毅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在一直到2035年,实际上还有一个政策储备和资源布局的机会窗口期。从现在到2027年可能会快速老龄化,但主要还是底部的老龄化,也就是相对年轻的老龄化,虽然速度快,但大部分都是刚刚进入60岁,多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还比较好。等到2027年以后,就可能进入顶部老龄化,接近70岁的人开始快速增多,“从我国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来看,这部分人群的健康养老问题未来一个时点可能会集中出现。”

史毅建议,利用“十四五”和“十五五”的机会窗口期,做好政策的储备,最关键的是做好健康养老服务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包括失能预防、康复支持、长期照护等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相关评估标准、服务规范、制度设计都储备到位,通过这种方式,做好顶部老龄化的应对。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已在11月底正式启动实施。今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发布,其中就提到,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人民日报 2023-04-27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民日报 2023-01-19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是否充足?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11-16
世界人口达80亿老龄化持续加速,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是否充足?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22-11-16
长三角人口变局:“少子老龄化”趋势加深 人口流入成关键抓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8-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