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 | 给公交司机配“感知手环”应当推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4 17:24

据《北京日报》报道,6月1日起,北京公交集团正式承接通州区域全部70条公交线路。通州及中心城区部分线路驾驶员率先佩戴情绪感知手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驾驶员身心健康管理。

据悉,情绪感知手环看起来像一块白“表盘”、黑表带的手表。这个为驾驶员定制的手环可以进行7种体征监测,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氧、运动、血压、睡眠,还可以监测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健康监测功能可以实现实时测量、异常预警、线下核查、情绪感知。可见,这些“感知手环”堪称公交司机和乘客的“救命环”。

毫无疑问,这是以人为本,降低公交车行车事故的“硬核”措施,此消息一出,立即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一直以来,公交车司机健康堪忧的消息不断,“公交车师傅病情突发忍痛挽救一整车乘客”的消息,经常见诸于媒体。乘客搭乘公交车后,其安全就掌握在公交车司机手里,可公交司机一旦途中突发疾病,就会危及整车乘客的人身安全。

实际上,公交师傅不能按时吃饭,生活不规律令其疾病缠身:腰肌劳损、颈椎病、视疲劳、前列腺炎、肾结石……这些都是公交司机的常见病。他们工作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被称为另类“三高”,很多公交车司机就是在这种身体状况下“硬撑着”完成每天工作的,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公交司机总是“带病”工作,就不能仅有“感动”。

据悉,我国目前约有100万名公交司机,每天承担着1.9亿人次的公交出行,行车安全责任重大。然而,关注驾驶员的健康及行车安全,又不仅限于公交司机,还有多达3000万的货车司机以及数量同样众多的长途大巴司机。如果这种“感知手环”对驾驶员的身心异常情况能够提前预警,那么给所有公交司机、长途客货车司机配“感知手环”就实属必要。

安全生产关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局。可见,给公交司机配“感知手环”应当推广,这等于为行车安全多加了一道“保险”。包括公交司机在内的长短途客货车,是乘客生命安全的直接责任者。可如果司机本身无法保证身体健康,何谈他人安全?这便是给公交司机配“感知手环”应当推广的充分理由。

文/刘天放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预防公交司机突发重疾须强化源头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27
以科技手段赋能安全出行
法治日报 2022-09-28
顺义区公交驾驶员、出租车司机签署文明出行承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22
公交司机配“感知手环”,行车安全多一道“保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2
安徽太湖一公交司机突发脑溢血,昏迷前刹车挽救15名乘客
新安晚报 2022-0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