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行业“除旧布新”按下加速键
证券日报 2024-11-23 13:29

过去一年,在市场力量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拓量的“大潮”,正剧烈且深刻地“雕琢”着产业链上下游。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生态的关键一环,充换电行业在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的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行业变局随之而来。

“我国已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在日前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以下简称“生态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28.8万台,同比上升19.8%。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保有量将近1200万台,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增量比达到了1:2.6,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跟上了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链不断完善,移动充电、无线充电、兆瓦级大功率充电等新技术实现突破,同时智能充电装备得到较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发展好,充电基础设施是根本保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充电联盟理事长付炳锋表示,下一步,全行业需要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务实的合作,攻克大功率快充,推动“车网互动”“充储结合”“车能协同”等发展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一秒一公里”极速补能已现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需求增加,动力电池容量大幅提升,对车辆快速补充电能的需求日益强烈。正如燃油车需要高效率加油,对于电动车而言,快速大功率直流充电技术必不可少。

记者在生态大会现场展示区内看到数列新能源汽车全液冷超快充桩,每台大功率超充设备上都有一个大屏幕,停好车后,超充设备顶部的摄像头会自动识别车牌号信息,扫描二维码输入充电金额即可开始充电。

除了充电交互体验便捷外,更关键的是现场的充电站采用最新一代大功率超充设备,凭借终端600kW的最大输出功率,可实现“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

“大功率超充在能源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第一是能源转型的催化剂,第二体现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三大特性。”湖南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陈滔告诉记者,超充作为绿色出行的支撑,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向前发展。

但是,新能源汽车进行大功率充电时,电池有可能发生无序反应,继而带来浓差极化、反应极化、欧姆极化等一系列不可逆的极化反应,导致电池界面稳定性下降,材料结构劣化积累。这就要求企业要考虑在全生命周期内,提供满足电动汽车需求的合理功率充电策略。

“通过超快一体、功率双极池化、光储充一体化等创新技术,华为做到让电网放心配、用户放心买,让城市治理更高效安全。”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充电网络业务总裁刘大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华为已完成5万根超快充桩的部署,匹配充电电压在200V至1000V范围内的所有车型,真正做到“来车即充,即充即走”。

在用户期待与政策支持下,不仅大功率充电大有可为,换电赛道也日益成为产业投资的热门领域。

近年来,继车企先后入局成为换电市场主力后,宁德时代、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也纷纷布局换电市场,投建了大量的换电站和“电池银行”。

基于商用换电行业现状和发展需要,杭州鸿途智慧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厉蒋向记者表示:“我做换电10多年,总体来说,换电可以称得上细分场景之王。”

厉蒋表示,快运讲究的是时效,充电车面临续航时间不够、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时效性是不够的,而且充电车辆也无法实时跟光伏、风电进行按需调度。解决方案就是四个字——通用换电。第一是车辆的适配和电动化;第二是园区布点做光伏集成和换储一体;第三是补能的网络化,最终通过光储充换一体化帮助物流运营商实现降本提质和增效。

车网融合互动前景广阔

回望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从2015年开始,国内充换电行业可总结为以“桩”来满足充电需要。随着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充时代”即将结束,“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新载体,开启“电时代”。紧随“电时代”之后,当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0万辆时,新能源汽车用电量将增长10倍,届时行业将迎来以充换电站为链路,深度链接车、电池、能源、用户的车网融合互动的“网时代”。

所谓车网融合互动,是指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智能连接和协同工作,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可看作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充电宝”,与电网进行能量的双向流动。这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也可以向电网放电(V2G),从而减轻高峰时段电网负荷压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国网智慧车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能源服务中心总监秦俭认为,电动汽车是天生的“虚拟电厂”,是极佳的移动储能资源。车网互动技术能够发挥电力海绵的作用,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电站、用户、市场等多方的协同优化,保障电力安全供给,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生存发展,充换电行业头部企业正谋求走出“充”的同质化竞争,向“储”“网”等综合服务要效益。

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表示,快充本身难以调节负荷,因为车主即来即充,不会等待低电价或负电价。因此,充电网规划十分重要,电价一天内可能出现较大波动,利用电价波动获取利润,是充电企业的新机遇。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丹薇认为,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早上插电、晚上开走,虚拟电厂自动计算,在负电价时段快速充入,遇到电价高峰放出。如此不仅能实现充电免费,还能利用车网互动获利,解决企业盈利和效益问题。

聚焦两种模式“出海”

伴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充电桩企业也争相布局海外。海外充电桩采购需求的增长,使得充电桩成为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转化率最高的外贸产品之一。

11月13日,在洛阳高新区的一家充电桩企业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来自墨西哥客户的测试要求。“我们即将完成一批约56台直流充电机的装配工作,预计本月底发往墨西哥。”该公司国际业务部宋经理说,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已出口至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满足美国、欧洲、日本等多款新能源车型的充电需求。

目前,国内充电桩企业“出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跟随车企“出海”,随车配桩、或是作为车企在当地的服务配套商;二是利用国外经销商网络或借助相关资源方自己做出口。

众多充电桩企业正在四处寻求市场机会。“我们很关注海外市场的机会,不过苦于没有资源和渠道。”某江苏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宋经理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充电设施在国内早已蓝海转红海,每家企业的利润都在大幅度下降。相反,国外的发展相对缓慢。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的特点是慢热型,但相对利润较高。

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技术标准也成为挑战之一。据宋经理介绍,海外市场对充电桩的标准不统一,产品认证难度较大。基于上述情况,公司自主申请了CE认证、OCA认证等,确保产品符合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充电标准。“目前,公司产品出口量占全公司充电桩设备的60%以上。”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产业研究部主任李康介绍称,海外充电市场呈现出三方面的趋势。一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平台商与运营商充分合作,更加凸显SaaS(软件运营服务)的业务特点;二是V2G,由于海外分布式能源网络的特点,其能将车端的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家庭储能、电网调节、电力交易;三是阶段性的市场需求,相对于交流桩,未来几年直流桩市场的增长速度将更加迅猛。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曾毓群预言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三分天下,宁德时代做了哪些准备?
澎湃新闻 2024-12-19
重庆密集建设超充站点 相关企业争相布局 超充之城建设助推充换电赛道提速
工人日报 2024-12-10
新格局 新未来!2024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在太原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2
全要素绿色低碳车网互动 充换电示范站建成投运
经济参考报 2024-10-20
一键找桩、扫码加电 “超充之城”建设进度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2
奇瑞尹同跃亲测认证星纪元ET智驾实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我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建成
央视新闻 2024-03-05
协同有序发展充换电产业
经济日报 2024-01-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