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室外吸烟点,无烟环境建设又进一步
工人日报 2024-09-05 11:45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1日,上海市地方标准《室外吸烟点设置与管理要求》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首个室外吸烟点的标准规范,为场所和单位合理、规范设置和管理室外吸烟点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发挥室外吸烟点在疏导和规范室外吸烟行为中的作用。今年年底前,上海将完成300个室外吸烟点示范点建设。

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管好“一根烟”是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一环。近年来,从制定颁布《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到首次修订该条例后实现室内全面禁烟、再次修订后将电子烟纳入公共场所禁烟范围,到如今实施室外吸烟点相关标准,当地加强控烟力度的努力有目共睹。

上海控烟工作的足迹,其实也是国内诸多城市探索控烟治理的缩影。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4个省份出台省级控烟相关法规,254个城市出台市级控烟相关法规,全面无烟法规保护人口比例不断提升。

无烟环境建设,立法和制定相关标准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严格落实、有效监管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更为关键。要知道,吸烟行为的瞬间性、电子烟不产生烟蒂等因素,加大了违规吸烟行为的劝阻或执法难度,客观上要求动员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共治。

值得欣慰的是,目前多地已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在北京,市民可随手拍下控烟不力场所,投诉到“控烟一张图”微信投诉平台,相关投诉实时更新,便于志愿者和卫生监督部门劝阻和执法;在深圳,安装在公共禁烟区域的控烟“电子眼”每3秒更新一次空气数据,烟味一浓便自动报警,并实时传输到后台,执法人员在手机上就能查看线索,进而精准执法。

无烟环境建设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公共空间里,如何在尊重吸烟者的权利和保护非吸烟者免受二手烟伤害间找到平衡点,是更成熟、可行的控烟思路。眼下,上海实施室外吸烟点地方标准,正是对这一思路的践行——通过完善标准和规范、加大科技赋能、社会多方共治来实现疏堵结合,让控烟工作更加精细化。期待这样的尝试和探索能更多一些,为控烟行动积累更多经验、凝聚更多共识。

文/于灵歌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