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一位山东人,成了江南古镇的“鼻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7 14:00

东圣堂正殿供奉赵磻老坐像

◎李海珉

赵磻老居黎里而黎里之名始著

江南古镇,在南宋初年多数由村庄升格为乡镇。时势的选择与民意的酝酿,各个乡镇必然会走出至少一位能够调停本土居民与北方移民,又能向县里说得上话的人物,从而奠定乡镇基础。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江南古镇大多无法考证出奠定乡镇的鼻祖。黎里赵磻老,因为宋史及地方志书的记载,因为黎里的东圣堂、花园浜,也因为黎里百姓口耳相传,幸运地留存下来。赵磻老的发现,对于江南市镇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赵磻老(约1121—1200年),字渭师,号拙庵,山东省东平县人,建炎年间随家人南渡。21岁走上仕途,宋孝宗时期任临安知府、权工部侍郎与秘阁修撰。赵擅长填词,《全宋词》录有18阕词,有《拙庵杂著》30卷,《拙庵外集》4卷。57岁归隐黎里花园浜,凭着他的见识、才能与品德,奠定了黎里镇九百来年的基础。乾隆年间的《吴江县志》上有赵磻老传。嘉庆年间徐达源《黎里志》在《沿革》一节,明确指出:“淳熙时工部侍郎赵磻老居黎里,而黎里之名始著”。

赵磻老21岁凭岳父遗泽走上仕途,初任宝应县主簿(掌文案簿记的官)。绍兴三十年(1160)二月,同知枢密院叶义问出使金国,邀赵磻老以礼物官随行,一月后礼成而返。乾道六年(1170)五月,范成大奉旨使金,赵磻老作为书状官再次出使,轻车熟路,一切得心应手,范成大将他推荐给丞相虞允文,丞相考察之后擢升赵为正言(相当于拾遗,掌规谏),乾道八年(1172)任楚州知州。当时楚州两次经受兵燹,百姓极度贫苦,赵宅心仁慈,上书朝廷,请求蠲免绸绢之贡,诏下恩准,百姓称善。

淳熙元年(1174),赵以尚书户部员外郎除直秘阁(秘阁,北宋所设的文史机构,收藏秘本古籍及书画真迹,南宋时归尚书省,设有秘阁、秘阁校理等官;直,入值差遣,因官序未到而暂行兼摄),又实任庐州知州。庐州是包拯家乡,赵磻老决定重树包拯形象以教化乡里,他翻修郡学,在学宫内塑起包公立像,四处搜罗包拯遗著,详加整理校勘,印行《包孝肃公奏议》一书,鼓励庐州学子继承前贤遗泽,庐州风气为之大变。

淳熙二年(1175),赵磻老任两浙路转运副使,次年兼任临安知府,淳熙四年(1177)五月,任秘阁修撰(修撰,史官,掌修史之职),五年二月权工部侍郎。在任秘阁修撰与代理工部侍郎期间,仍兼临安知府职。赵喜好法书名画,擅长书法,临安府任上,他在太学特辟“光尧石经阁”,将太上皇帝赵构的御书石经勒碑奉安,深得孝宗嘉许,连续得到太上皇御书陆机《文赋》、王元之《待漏院记》等一批墨宝。

赵磻老整顿市容绘画

造福黎里干了三件大事

淳熙五年(1178),临安府招兵激起民怨,军民多次怒怼。朝廷一向称誉赵磻老“弹压有方,职事修举”,可是这次却失察了,贬谪饶州任知州。当时赵年已57岁,居住饶州后不数月决意退隐,于是就来到黎里。

赵磻老夫妇俩带领一批僮仆丫环,在黎里南港西侧一条无名小浜安顿下来,营建“赵家花园”。这条无名小浜,因赵家花园而得名花园浜,那条南港,也别称花园港。黎里百姓关于赵磻老的遗闻轶事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他干了三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一是调停黎里本土居民与北方移民的矛盾,使得黎里由村庄升格为乡镇。南宋初年,黎里星星点点撒落着数十个村庄,镇西有个二百多户村庄,在杨家桥、鲍家桥、庙桥及南栅浜一带,村边多种梨树,唐朝前期称为梨花村;镇东的村庄近二百户,在何家浜、傅家浜一带,名何家浜村。当时北方移民源源不断地涌来,在两村之间占地建屋,不下2000人,这就形成了第三方势力,为了土地,为了河道,矛盾颇为复杂。赵站出来,会集梨花村、何家浜村和北来移民三方代表,会商调停,上报吴江县令升村为乡。

第二件大事,整治市河,整修街道。赵作了规划,首先利用自然河道,开挖打理,成为贯通东西的黎川市河,其次平整街面,接下来在各紧要处建造红栏(桥梁)。行政的升格,再加市河街面的整理,使得黎里跻身于江南大镇名镇的行列。

赵磻老所做的第三件大事,是一桩文化工程。自古道主雅客来勤,赵家天天邻里满座。赵磻老为青年学子讲道论经,把诗词文章作为立身行事的重要元素。隐居于花园浜的赵磻老提高了黎里人的文化品位,使得黎里向文明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赵磻老平易近人,敢于承事,处事果断而又公平,深受百姓爱戴,乡里大情小事,只要赵磻老一句话,没有不解决的道理。但凡有矛盾纠纷,黎里百姓就相约来到赵家厅堂,请赵翁裁决。后来,大家请赵翁到茶馆,在这公共场所让更多人旁听了赵磻老的裁判。久而久之,黎里形成了“吃讲茶”的风习。

百姓纪念专门为他建造东圣堂

仁者多寿,赵磻老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去世,享年80岁。黎里全镇百姓披麻戴孝为他送葬,为了让后世子孙铭记他的功德,专门为他建造了圣堂,坐北朝南,三进纵深。第一进为三开间门厅;后面一个庭院,紧接第二进东西两厢楼;第三进正殿,殿中安坐赵磻老一尊塑像。

赵磻老的花园浜旧居赵家花园,明代初年以“拙庵故居”列入首批“黎川八景”的第三景,当时赵氏的居住地,亭台楼阁、荷池假山再加花草树木尚有保存,是黎里镇也是吴江县第一个花园。历史尘烟中赵磻老旧居与花园都已不存,不过花园浜其名连同赵磻老、东圣堂,载入地方志书,八百多年来,赵磻老其人始终活在黎里百姓的口头与心中,为江南古镇研究,提供了物证、人证与文字记载。

东圣堂中赵磻老塑像经过重新塑造,安坐堂中,塑像身后的通天屏风上方是当年黎里百姓拟下的“共仰渭师”四个金字,两排柱子上的楹联分别是:“建镇安民直似初升日,立身行道诚如化外天”“云卷孤峰高岸立,风驰万水善门开”。

2017年,黎里古镇保护管理委员会恢复东圣堂文化陈列,作为景点向社会开放。“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一条巷弄、一廊一柱,都在静静讲述着这里千百年来的如烟往事。

供图/李海珉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赏读|赵瑞蕻:一位温州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5
专栏|一位山东人,成了江南古镇的“鼻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7
专栏|“江南第一楼”中那株孩儿莲的传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专栏|“江南第一楼”中那株孩儿莲的传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0
专栏|一位画家的导演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2
专栏|一位画家的导演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2
“簪花”的风吹到了成都:古镇走10步遇8位“簪花公主”
成都商报 2024-02-29
寻访|保留一个原汁原味的黎里传给子孙后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