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劲松街道小楼门释放基层治理大能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5 19:29

8月5日,原本通往地下室的通道经过重新修缮后成为居民画廊,工作人员正在粘贴固定最新的绘画作品。自2023年开始启动“沿街新衣”项目以来,北京朝阳区劲松街道从南磨房路、广渠路周边的20个老楼入手,将楼门文化建设当作改善民生、打造楼门共同体的大舞台。

社区的大事小情都可以通过扫码第一时间获取,相关广告也有了专属位置。劲松街道不少老旧小区楼龄在20年以上,墙面脏污破损,灯光昏暗、老旧电线杂乱等现象突出。在农光里社区101号楼楼门文化建设项目启动之初,社区广泛收集住户意见,达成增高垃圾桶围墙、刷楼道、改坡道等意见,通过社区“公共会客厅”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发挥联动机制,群策群议,共同构思,从楼门存在问题、楼门文化主题的选择到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施工过程的监督等过程,让居民全程参与,吸收居民的合理化建议,凝聚居民自治合力。

如今,住在农光里101楼的很多居民都对小区的变化拍手称快,居民的画作被张贴在楼道,美化环境,原本老旧的楼体、楼门变为了大气优雅的红色建筑,楼门口的门柱上还刻有祥云、古建等传统文化图案,别有一番新意。“现在楼道、楼门变得这么干净、漂亮,每天进出看着都舒心。”居民褚女士由衷地说。

8月5日,新修善的坡道更适合自行车通行。

8月5日,更加平缓的无障碍通道适合老年人出行使用。

8月5日,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巡查小区停车场,整理车辆使之规范化。

8月5日,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期巡检消防设备,登记造册,定期更换淘汰。

以打造楼门文化为纽带,劲松街道致力于构建街道-社区-楼门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居民等一核多元的社区建设组织架构,破解当前社区建设中面临的治理主体多元化力量不足的问题,透过楼门文化建设这个小切口,将多方力量集合在一起。通过多次、广泛的议事协商,让居民真正意识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社区治理理念。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杨小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