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今年的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生态环境部今天上午在江苏常州举行了2024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活动上,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公布了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名单,共包含北京市门头沟区、浙江省丽水市、江西省九江市、四川省成都市等39个城市或市辖区。
专家介绍,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要增加城市面对极端气候影响的韧性和弹性,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其中的重点。江西九江市地处长江沿岸,洪旱灾害频发。在九江市长江大道铁路桥路段,一个横贯整个路面的超长排水设施格外引人注目。
江西省九江市老城区海绵化及积水点改造工程项目经理吴琼祥:我们通过在路面新增这种横排雨水篦子,扩大雨水管网管径,在末端新建6立方米每秒的排涝泵站,现在能够有效应对60毫米每小时的极端降雨天气。
这里往年逢雨必积水,深度常在50厘米以上。通过去年年底的海绵城市改造,今年入汛以来这里没有再出现积水现象。目前城区80%以上的面积,都能达到30年一遇的排涝标准。
近年来,九江市通过连通江河湖泊水系,推进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预警预报等措施,破解气候变化和局地气候的困扰。目前,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48分钟。辖区内湖泊河流防堤防洪标准也提升至50年一遇,长江干流九江城区段防堤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
江西省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余波:我们更加注重相关防范能力的互相之间嵌套和统筹,重点是加强气象、环境、水文、水利以及城市相关方面的预警监测能力建设。
2023年8月,国家发布《关于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去年全国城市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约1.8万公里,以应对城市内涝为重点,在60个城市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示范。专家建议,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应该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联系起来,实现功效的最大化。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极端天气预警与重污染的这种预警要联动起来。把海绵城市的治理与水环境的治理捆绑起来,实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它的综合效果的最大化。
提升城市在极端天气下的宜居性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不仅涉及防灾救灾,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居住环境的健康安全和舒适。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副所长严登华:比如说像高温、热浪,还有暴雨,干旱,洪涝等等,对老百姓的生活,还有居住地的宜居性都会产生影响。像水利工程、交通工程、能源工程等等,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显示,为提升城市在极端天气下的宜居性,我国已授予26个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在100余个城市开展了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全国各地建设3520个“口袋公园”。
在浙江省丽水市,这条横贯市区的河流两侧建设了三四百米宽的森林带,这不仅仅是城市的绿化带,还是一个巨大的“鼓风机”,引导着凉风穿城而过。丽水四面环山,通风条件不太好,每到夏季就成为浙江有名的“火炉城市”。2020年起,当地启动了城市风廊及配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利用城市内河流打造的贯通城市的绿色风廊,有效降低了市区夏季的温度。
浙江省丽水市市民黄晶晶:小的时候就觉得很闷热,那时候棒冰、冰西瓜必须得吃,现在就没有那种很闷很闷的感觉,感觉空气都非常好,很舒服。
极端天气引起的地质灾害也是影响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2016年,受台风“鲇鱼”影响,丽水市遂昌县苏村发生山体滑坡重大自然灾害。灾害发生后,为彻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减轻当地的生态和气候负载,当地实施了“大搬快聚、安居富民”行动,当地居民通过搬迁下山彻底远离了危险,改善了居住环境,同时也恢复了山区的自然生态。
目前丽水市对辖区内易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地质敏感区域进行了排查,在2024至2026年这三年内,将有3.5万户农户搬离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居住地,居住到更安全的地方。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