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2时10分许,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害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妥善做好善后处置等工作。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工作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排查处置重点地区和关键领域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时逢“五一”小长假,高速公路发生如此严重塌方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让人万分痛心。灾害发生后,中央有关部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实地指挥一线应急处置工作,广东省、梅州市全力做好现场搜救、伤员救治、交通疏导和善后处置等工作。关于塌方灾害发生的更多细节和原因,需要相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及时给出答案。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起塌方灾害本身,已足以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提醒和警示,促使我们进行痛切的总结和反思。
地质灾害难以预测,无法完全避免,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期,广东进入强降雨、强对流多发季节,出现大范围强降水天气。前不久,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交通运输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通知强调,“特别是洪涝灾害风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可能影响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平稳有序运行的重点部位,提高隐患排查的广度、深度、精度。”这一强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不仅如此,就在4月30日20时,广东梅州大埔县气象台发布天气预告:“当前雷雨大风橙色和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生效中,需继续做好防御”“近期降水频繁,累计雨量大,土壤水分饱和,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极高,需防御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问题在于,事发道路管养单位有没有闻“警”而动、应“汛”而为?他们是如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责任有无落实到位?上述这些问号,有待一一拉直。
目前,我国已正式进入汛期,该如何下好地质灾害防范先手棋,打好安全度汛主动仗?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灾害至少带来了三方面的警示启示:首先,包括高速公路管养单位在内的各安全责任主体要强化极限思维,立足最坏的情况,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一失万无”的警醒确保“万无一失”的安全。
其次,要强化底线思维,认真对待每一个事故征兆和苗头性问题,下足见微知著的精细功夫,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保持“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的态度,常抓不懈、慎终如始、一严到底,下好地质灾害防范先手棋。
再次,还需强化系统思维,建立完善气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关安全责任主体应通力协作,共同推进灾害事故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预报能力建设,释放“1+1>2”的集成优势和叠加效应,有效提升防范应对极端天气风险的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带来的损失。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汛期多地旱涝并发、涝重于旱,全国七大江河均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各地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层层传导压力,步步压实安全责任,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积极防范应对各类地质灾害。
大量事实和教训表明,对安全生产渎职失责行为要严格实施“事前问责”,并加大事后追责问责力度。这样才能倒逼相关主体知重负重、担责尽责,切实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凝心聚力打好安全生产主动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