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十起典型案例
法治日报 2024-04-29 07:50

近日,公安部公布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十起典型案例。

打击侵犯软件著作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6月,江西省南昌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侵犯工程建设软件著作权案,打掉两个利用技术手段破解制作、销售盗版软件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查获软件破解版密钥500余个、账号7000余个、补丁插件1万余个、服务器30余台,涉及多种工程建设领域软件,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为权利人企业挽损2亿余元。

打击盗录传播院线电影犯罪典型案例。2024年2月,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浙江、安徽、江苏省公安机关紧密协作,在版权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下,破获“2·12”系列盗录春节档院线电影案,成功摧毁多个影院盗录、网络销售盗版电影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捣毁侵权网站、App及销售盗版电影的网店230余个,查获盗版《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等影视作品80余万部(集)。

打击侵犯外资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3月,安徽省铜陵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吹风机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现场查获假冒国外品牌吹风机成品1168套、零部件和包材3万余件,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依法平等保护外资企业在华合法权益。

打击侵犯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12月,山东省菏泽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冒民营企业品牌洗衣机案,打掉一个将残损洗衣机进行拼接组装冒充正品销售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9处,现场查获假冒品牌洗衣机7000余台。

打击危害民生安全假冒伪劣犯罪典型案例。2024年1月,重庆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生产、销售假劣电热毯案,打掉犯罪团伙两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处,查获假冒品牌电热毯成品两万余条、半成品及温控器等零部件3.5万余件、假冒商标标识5000余套,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打击危害公共安全假冒伪劣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8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生产、销售伪劣电线电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生产伪劣电缆工厂两处、销售窝点3处,查获伪劣电线电缆制造设备10台、伪劣电缆100余万米。案件成功侦破后,公安机关将伪劣电线电缆销售流向通报行政部门,配合及时消除一批公共安全隐患。

打击侵犯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10月,上海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知名电商平台品牌包材案,打掉两个以冒用该平台“官方鉴定真品”为名,实际对外销售假冒潮流商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查获假冒电商平台品牌防伪扣、防伪证书、商标标识等170余万件,制假生产线3条、设备68套,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

打击外贸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4月,四川省乐山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摩托车头盔案,打掉一个集生产组装、代理销售、外贸出口为一体的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处,查获假冒品牌头盔9000余顶,涉案金额1.1亿元。

打击食品领域制售伪劣产品典型案例。2024年1月,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品牌调味品、酵母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处,现场查获大量散装调味品、酵母,以及假冒品牌包装袋20万余个,涉案金额800余万元。

打击制售假冒化妆品犯罪典型案例。2023年2月,江苏省常州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制售假冒品牌化妆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4处,现场查获面霜、粉底液等假冒品牌化妆品10万余瓶,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张晨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