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金英建言 养老机构如何更加“适老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17:34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张金英表示,碍于传统观念以及机构养老相对较高的收费标准,目前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人多选择居家养老。她认为,失能失智老人缺乏科学照护的根源在于基层专业人才缺失,建议完善薪酬评定调级机制,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张金英 受访者供图

北青报:目前我国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总体情况如何?

张金英: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因为传统观念以及机构养老相对较高的收费标准,目前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老人多选择居家养老。这不仅加重了家庭成员的照护责任,也导致老人难以获得更专业的照料,无形中增添家庭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目前很多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写照。

北青报:失能失智老人缺乏科学照护的根源在哪里?如何培养和留住养老方面的专业人才?

张金英:根源在基层专业人才的缺失。原因很多,如职业本身高强度的工作量对从业者身心的考验;社会对职业的认可度影响个体从业的意愿;低就业门槛、低待遇与晋升通道的狭窄等等。

要培养和留住养老人才,首先应当鼓励各级各类高校、培训机构开设养老照护、老年护理等专业,充实专业人才队伍。还要完善薪酬评定调级机制,制定职称评定标准,出台社会福利、积分落户等激励办法,让人才能够愿意来、留得住。

北青报:今年您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照护服务体系,即由政府主导完善,家庭、医院、养老院、社区等社会力量与政府共同参与的全链条养老体系。您认为,各方都应承担哪些责任?

张金英:首先需要明确,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一定是多方责任共担的,缺一不可。从政府层面来说,需要出台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对于社会提供的专业化服务,需要由政府和家庭共同出资购买,减轻失能失智老人家庭负担。机构和社区层面,应充分利用资源,设计针对不同家庭、不同程度失能失智老年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提供专业的人员和帮扶措施。

失能失智老人家属,除了应当承担相应比例的服务购买费用,学习一些简单而基础的护理技能也是他们应该做到的。

还可以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信息平台。由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作为支撑,指向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潜在需求,由家庭成员完善需求表达,社会专业机构分析需求并推送服务,接受评价和监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熊颖琪
编辑/马晓晴
校对/李建良

相关阅读
北青快评 | 居家养老服务既要到家又要到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5
失智照护成烫手山芋?养老院破解失智老人照护困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走近北京“照护管理师”,他们能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题吗?
北京新闻广播 2024-04-14
代表委员建议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立法
法治日报 2024-03-11
全国政协委员李浩:建议养老照护服务对接医院老年病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8
各地结合实际扩充服务清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经济日报 2023-11-05
工人日报刊文:“喘息服务”支撑若干家庭的希望与尊严
工人日报 2023-08-23
应对“银发浪潮”,何解养老服务之“痛”?
中国新闻网 2023-03-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