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不能只靠劝
北京日报 2024-03-01 12:00

应急管理部日前表示,将督促各地突出“三类场所”和高层居民楼等,全面彻底排查整治各类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集中治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突出问题。

近期发生的几起火灾事故,将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这个痼疾再次推上舆论风口。据统计,全国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已连年攀升,仅2023年一年就达2.1万起,平均每日57起;具体来看,有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的,且超一半发生在夜间充电过程中;90%的电动自行车起火致人伤亡案例,发生在门厅、过道以及楼梯间。如今,住宅小区高层渐多,人员本就密集、户外空间也并不宽敞,若遇火情、又逢夜间,逃生与救援难度都会显著增加。说白了,在电池等存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是在远离高楼人群的车棚内,还是在与人仅一门之隔的楼道里,直接决定了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

无论是停放还是充电,电动自行车皆不可进楼入户,这是从现实事故中得出的血的教训,更是法律的明文规定。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称,对于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有物业的,归物业公司管;没物业的,则由主管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管。应急管理部公布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也对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乱充电行为给出了明确罚款细则。专门性法规之外,各地也都开展了多轮集中整治。但频发的火情,暴露出问题依然存在,甚至还相当严重。

从客观看,个别住宅小区仍未配备专门的停放充电区域,或是停放区既不能遮风避雨,还不能便捷充电,又或是堆满杂物,车主自是不愿意去。而更普遍情况则是,即便车棚条件尚可,许多人仍心存侥幸,认为事故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哪怕车棚离单元门就几十米,也懒得走这两步。至于某些本当承担直接管理责任的物业,一则不大可能24小时全天候、无死角监管,二则即便看到业主带车上楼、私拉飞线,或是碍于情面、视而不见,或是真说几句却招来口角只得作罢。乱象普遍,真正被罚的案例鲜有听闻,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某种破窗效应。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如此巨大的存量之下,若是放任隐患存在,安全事故将防不胜防。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监督管理必须动真格。相关方面要负起责任、劝说到位,对于屡劝不改者,也要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或者派出所报告,作出应有处罚。同时,有必要借助技术力量,比如安装电子围栏、电梯报警装置等;更有必要优化车棚停放与充电条件,在安全与便捷间找到最优解。当然,也要做好相关案例的宣传,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案例开始,传递出“真抓严管”的信号,打消某些人“反正没事”的侥幸心理。

安全问题最容不得糊弄。借着此次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契机,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违规行为动真碰硬,管理每严一分,行动每快一分,安全便多一分。

文/杜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电动自行车“夺命100秒”海报前违法停放 北京朝阳3名车主将被处500元以下罚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2
北京海淀一社区内电动自行车起火 万幸发生在室外 火被迅速扑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3
北京石景山消防严查平房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8
北京开展第二波次电动自行车夜查 清理、查处违规停放充电行为2000余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整治“飞线” 成都全城夜查电动自行车
成都商报 2024-05-30
北青快评 | 对电动自行车集中整治也要常态治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北京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 共清理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1747辆 拟处罚62家单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应急管理部:全国集中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
应急管理部 2024-05-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