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央部署!潘功胜为上海市委班子作专题报告,陈吉宁、龚正与他会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8 22:04

2月27日,上海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所作的“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专题辅导报告。

当天,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还与潘功胜一行举行了工作座谈,共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计。

重要背景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当前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提到,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今年1月16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开班。

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

此后,多地积极开展工作,加快推动金融强国建设。

陈吉宁在2月27日举行的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表示,全面落实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在新征程上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提升,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

党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

2021年8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规划》明确提到“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显著提升,服务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地位更加巩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明显增强,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2月27日,陈吉宁、龚正与潘功胜一行在上海举行工作座谈。

这次座谈旨在“共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计,共推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龚正介绍了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关工作。

陈吉宁在座谈时表示:“希望中国人民银行继续给予关心、指导和支持,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大文章等方面深化对接,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把握机遇、抢占先机。”

潘功胜则说,人民银行将继续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

“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

潘功胜还在27日举行的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作了专题辅导报告。

潘功胜曾任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去年7月,他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解放日报》报道显示,在27日的学习会上,潘功胜结合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的分析研判,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案例数据,就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对外开放、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等作了系统阐述和解读。

他还就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谈了想法和建议。

此外,学习会上,陈吉宁对干部学习金融知识提出要求。

他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立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认识和把握金融规律,按照高素质专业化要求,加强对金融知识的学习,提高运用金融手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水平。

陈吉宁提要求

1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龚正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去年上海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再创新高,排名全球第一。

龚正表示,下一步上海市要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更好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我们要依托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更大程度的金融压力测试,打造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推进跨境金融业务。”

2月27日,陈吉宁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再次强调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几个重任。

他说,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把金融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上海市要勇担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要使命,提高开放条件下维护金融安全的能力;发挥金融改革试验田作用,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补短板;发挥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好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

他还具体对上海市金融工作提出要求,包括:

推动离岸和跨境金融发展,加快提升跨境投融资和结算便利化水平;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海外布局;发挥头部金融机构作用,整体带动专业服务机构一起走出去。

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吸引集聚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长期资本来沪展业兴业。

坚决守好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线,不断完善与高水平开放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

资料| 解放日报 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赵红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