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满满!一起来看这些瓷器上的“动感龙”
新华视点 2024-02-12 22:02

在中国,龙的地位无可替代。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中国龙”,附身于各式各样的精美文物。论及制作工艺之精、艺术造诣之高,饰有龙纹的瓷器算是大宗。

一条白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龙头昂起,嘴张、舌翘,龙鳞细密,龙的周身辅以四朵火焰形云纹。在瓶身霁蓝釉的衬托下,整条白龙叱咤风云之气势呼之欲出。眼睛以霁蓝釉点缀,神韵又添几分。这条“飞天龙”是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上的龙纹,此梅瓶是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这件梅瓶用大面积的霁蓝釉表现辽阔的海洋与天空,淡雅的青白釉涂饰雕刻生动的龙,表现了神龙出水、御云而行的景象。”扬州博物馆典藏部主任庄志军说,元代龙纹体态轻盈,龙身细长、蛇颈,多为飞天状,有游动、腾飞之感。

梅瓶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内敛,最早出现于唐代,可做酒器,后也作观赏用。“这件梅瓶代表了元代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是国宝级文物。”庄志军说。

元代瓷器制作有所创新,霁蓝釉瓷器就是其中一种,在当时烧制难度很高。以这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为例,要先在刻画的龙纹和云纹上施青白釉,然后将纹饰罩上,其余部分施霁蓝釉,在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一次烧成。庄志军说:“元代霁蓝釉产品存世量很低,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目前全球仅存3件,收藏于扬州博物馆这件器型最大、釉色净润。”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祖国西南部,西藏博物馆内,一件青花云龙纹罐静静立于展台。

西藏博物馆在展明代青花云龙纹罐

“龙纹依罐腹弧度左右对称,张开四肢、腾空而起的双龙咆哮于江崖海水之上,气势十足、活力满满、祥瑞满天。”西藏博物馆副馆长吉如·巴桑罗布说,这件青花瓷罐充分利用蓝白互映艺术效果,使纹饰愈加清晰、舒朗,堪称明万历年间景德镇烧造的珍品。

“根据瓷罐底部的铭款‘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判断,这一青花瓷罐属黔府在景德镇订烧的生活用具。”吉如·巴桑罗布介绍,黔府是明朝时长久镇守西南边陲、世代承袭“黔国公”封号的沐氏家族。这为深入研究明朝期间各民族地区间经济交流、文化交融、民间交往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吉如·巴桑罗布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西藏古瓷总数超万件,以景德镇明清时期官窑瓷器居多。

中国饰有龙纹的瓷器中,龙以正面无遮挡造型示人的,相当少见。上海博物馆龙年迎春展中,正在展出的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其龙纹就是“正面龙”。

上海博物馆藏清乾隆年间景德镇窑青花胭脂红云龙纹双耳扁瓶

“明清时期吉祥纹样较为盛行,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上海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褚馨介绍,这件宝瓶以祝寿为主题,瓶颈部以胭脂红彩书写异体“寿”字,寓意百寿吉祥。瓶身前后各有一条五爪红龙,青花色祥云环绕其间,龙纹占据瓶身中心位置,张开四肢、卷起尾巴,以正面姿态“直视”观众,腾云驾雾的姿势仿佛在跳街舞,又好像在展现傲人体态,动感十足、自信满满。

褚馨指出,乾隆一朝多有对历代名瓷的临摹与仿烧,此类扁瓶小口、短颈、双耳、扁圆腹、圈足,是借鉴明永宣时期的抱月瓶而来。抱月瓶起源于宋元时期马背民族使用的、挂于马鞍之侧的挂瓶,是在文化交融中创新产生的瓷器品种。瓷瓶上娇艳的“胭脂红”是从西洋传入景德镇的舶来品,称为新制西洋紫色。“明艳的‘西洋红’与清雅的中国青花色相映成趣,这件扁瓶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文/邱冰清 春拉 孙丽萍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吉祥动物纹瓷特展”在恭博开展 展出120件器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2
观展|“御瓷凝瑞——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吉祥动物纹瓷特展”于恭王府博物馆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2
大英博物馆获捐1700件中国瓷器,价值高达10亿英镑
环球时报 2024-11-17
重量级展览!颐和园颜色釉瓷器展开幕,仅存世三件的珍品亮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25
江西景德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中国新闻网 2024-07-21
创新设计闪耀国际舞台 光明乳业亮相设计沪航米兰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7
碎片拼起古瓷往事 来景德镇探寻御窑的记忆
央视新闻 2023-12-09
古人的审美有多绝?看御窑瓷器就知道了!
央视新闻 2023-1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