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引
《求是》 2023-11-27 09:58

万里长江,碧波荡漾。

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考察调研期间,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充分肯定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就,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谋划部署,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看长江,也是看中国。长江“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重现,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写照。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深入思考、精心谋划。

2023年7月17日,“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四个重大转变”的历史性成就,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系统部署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一文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等5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对在新起点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这篇重要文章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要认真学习领会这篇重要文章的深刻内涵、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2023年8月15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重庆自2018年始启动主城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多点发力打造山水之城升级版。图为2023年10月30日拍摄的重庆城市风光。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摄

2023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要求锚定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为当代计,为万世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倾注巨大心血,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看山、看水、看林、看田、看草、看沙,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先后召开两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主持召开4次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两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主持3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把脉定向、深谋远猷,落子布局、强力推进,极大激发、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共同绘就新时代大美中国壮丽画卷的决心、信心和力量。

在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重大转变、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点面结合、系统治理、标本兼治。面对生态环境严峻形势,以猛药祛疴、重典治乱的坚强决心和有力举措,坚决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力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转变观念、压实责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较真碰硬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责任追究,有效遏制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行为。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紧跟时代、放眼世界,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提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先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推动确立到2030年至少有效保护全球30%陆地和海洋的目标,为推动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了中国贡献,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样本。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到处挖山开矿,村民腰包鼓了,生态却严重破坏了。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后,村里痛下决心,关停矿山、水泥厂,发展生态旅游。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自此,余村走上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感慨道:“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外历史经验教训,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进一步以辩证思维阐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指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中,我们都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

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就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实践中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提出两条原则性要求,一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前提和基础,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突出重点 系统谋划

“林草兴则生态兴。”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期间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治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等等。一以贯之的系统观念里,蕴含着“一盘大棋”的全局观、“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科学方法论。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环境要素的复杂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注重追根溯源、系统治理。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强调要“立足全局,坚持系统观念,谋定而后动”:一方面“要坚持重点攻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另一方面“要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统筹兼顾,推动局部和全局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要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迎难而上、接续攻坚,以更高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做足统筹协调的大文章,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寻求生态保护修复最佳解决方案

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称。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来到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语重心长地交代:“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近年来,各地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红树林保护模式,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有其自身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自我恢复的能力。治愈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首先要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道理所在。”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对把握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作出深刻阐述,指出“自然恢复的局限和极限,对人工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留下了积极作为的广阔天地”,强调“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世界湿地生态恢复的成功范例。图为2023年5月25日在湛江市金牛岛拍摄的红树林。 新华社记者 梁旭/摄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彼此相互依存、紧密联系。治理生态环境,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如何针对各类型生态保护修复单元,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对于严重透支的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总书记强调,“要严格推行禁牧休牧、禁伐限伐、禁渔休渔、休耕轮作”;对于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突出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荒则荒”;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依靠自身难以恢复的区域,总书记强调,“要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总书记强调,“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市群,要积极探索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深度融合的新路子,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古蜀道翠云廊段,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柏达两万余棵,有的树龄高达2300多年,每一棵古树都得到良好保护。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深有感触地说:“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制定修订多部法律法规;从高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到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环保法律制度越织越密,生态安全有了坚实保障。10年来,从植绿护绿到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绿色出行,亿万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成为时尚,“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最美生态护林员”持续涌现,绿色低碳新风扑面而来。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发挥这一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用,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防止过度索取、肆意破坏,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着眼生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精辟阐述重视外部约束、激发内生动力,内外并举、双重驱动的重要性。

制度和法治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并从4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执法监管。三是建立健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四是进一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让经营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合理回报。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双碳”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庄严承诺。这一承诺,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注定是一场硬仗,需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

一诺千钧,言出必行。“双碳”目标提出3年来,我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有序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使“双碳”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以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图为2023年11月1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东绿华岛,风电机组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 人民图片 姚峰/摄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鲜明强调:“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要把稳工作节奏,统筹好发展和减排关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决不能搞‘碳冲锋’、‘运动式减碳’”,并从3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立足国情,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二是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对于传统行业,总书记特别强调,“不能简单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三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形成更加主动有利的新局面。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信心,不懈奋斗,定将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绘就美丽中国更加绚烂的时代画卷。

文/《求是》杂志编辑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科学指引
求是 2024-11-06
筑牢生态文明根基,擦亮美丽中国底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5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
人民日报 2024-01-1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新华社 2023-11-15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协同
光明日报 2023-10-02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
人民日报 2023-09-26
信长星在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更加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江苏责任
清廉江苏 2023-09-14
全面推进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光明日报 2023-08-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