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西藏地广人稀、人口分散,如何更好解决农牧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在回答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时介绍,西藏全面改善农牧区学校办学条件,建成了西藏教育“珠峰旗云”平台,全区师生足不出户就能够享用全国优质教育资源,有效缩小了区域、城乡和校际教育差距。
汪海洲表示,2012年,西藏启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资金78.3亿元,实施脱贫攻坚学校基本建设项目2167个。2021年全区74个县(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全面打通了农牧民子女升学通道,在每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通过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确保农牧民子女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同时,全面推动教师资源配置向农牧区学校倾斜。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定向培养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鼓励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高海拔地区学校倾斜。2016年以来,表彰了“西藏自治区乡村教师从教20年荣誉奖”2096名、“西藏自治区乡村教师从教25年终身成就奖”677名。
在落实农牧民子女上学无负担方面,西藏建立了15年公费教育政策体系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八次提高了经费标准,目前“三包”政策每年每个学生平均经费已经达到4200元,累计投入了220.67亿元,受益学生数量达到655.08万人次。实施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和地方试点,两次提高有关经费标准,目前每年每个学生平均标准达到1000元,累计投入了32.52亿元,受益学生达417.66万人次。对学生资助政策达到42项,基本实现了应助尽助。
“今天的西藏,孩子们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绝大多数孩子通过教育改变了他们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生活。”汪海洲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编辑/张丽
校对/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