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20年 人民剧场复活重张 京城又一处“遗产”回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6 21:20

2018年,当李继勇,国家京剧院制作和舞美中心主任,走进北京人民剧场时,那里已经处于不接待观众的状态,院子里两个石狮子上面,一只头上搭着墩布,一只头上则搁着一双鞋。

他当时的心里凉透了,“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改造它,尽我们所能去做,哪怕只是今天动一块砖,明天动一块瓦,能有一丁点变化也好。”

这一年的11月24日,北京人民剧场入选了“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微信图片_20231016203030.jpg

2023年10月16日,沉寂了20年的人民剧场重又人声鼎沸,随着首届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剧目展演首场演出——国家京剧院《张协状元》的上演,这座承载着厚重京剧记忆的剧场复活重张。

当天下午,剧场前摆上了花篮,一个背板矗立起来,上面写着三个字“群英会”。“未来,在这里上的戏会是……”李继勇说,“最传统和最先锋的。”

石狮子头上的墩布和鞋

2023年10月16日下午,剧场前摆上了花篮,有着“群英会”三个字的背板矗立了起来,但国家京剧院制作和舞美中心主任李继勇平静的外表下,内心的波澜恐怕只有他和搭档国家京剧院艺术发展中心主任成爱国能够懂得。

微信图片_20231016203038.jpg

一家三代都是“国京人”,李继勇自小便在这里看戏,“我在人民剧场看的第一出戏是坐第一排看的《大闹天宫》,因为离舞台太近了,有些情节还有点害怕,但后来看多了,逐渐感受到了这座剧场和这门艺术的恢宏。第一出震撼我的剧目是李维康老师的那出《蝶恋花》的排练,那时还不明白排练和演出的区别,只是觉得这么好看的戏为什么总是打断呢。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们举家在人民剧场院里避难,即便那时,这座剧场给我的感觉依然是宏伟的。”

微信图片_20231016203039.jpg

但是2018年,李继勇接手人民剧场时,这里已经处于不接待观众的状态,只是作为像音像工程以及戏曲电影的拍摄基地。走进这个院子时,李继勇一阵心酸,曾经威武的一对石狮成了青年公寓的路障,一只头上搭着墩布,一只头上则搁着一双鞋。“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心里凉透了,眼前的景象和我心目中的人民剧场形成了巨大反差,我无论如何都忘不了第一次走进人民剧场时那震天的锣鼓。当时我就想一定要改造它,尽我们所能去做,哪怕只是今天动一块砖,明天动一块瓦,能有一丁点变化也好。”

微信图片_20231016204303.jpg

曾经的文化地标建筑

从舞台上的凸起原来是给演员题词的装置后来演变为灯光室,到墙体上的水泥拉丝和海浪其实是为了营造更好的声音效果……人民剧场的每个细节,李继勇都谙熟于胸。“关于人民剧场的记忆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墙上的两个洞,那是《红灯记》演出时为了营造火车冒烟效果的滑轨两端固定的位置。这座剧场承载的厚重历史太多了,众多艺术前辈的重要舞台实践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微信图片_20231016204258.jpg

而在他看来,曾经的人民剧场不仅是解放后的文化地标建筑,更是当时最先进的剧场,“一般剧场从一层走到二层声音是有衰减的,但人民剧场因为二层的结构是圆形而非直角,,便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当初设计和建造者的巧思。”包括屋顶的挑檐不是五脊六兽,而是和平鸽,设置了免费的观众饮水处等细节,都印证了这是一座带有现代理念的剧场。

微信图片_20231016203034.jpg

一道穿越京剧历史与新生的大门

2018年的人民剧场,观众席只有280个座位,舞台技术仅仅能满足戏曲影视化拍摄的需求。院内的青年公寓住着八九十人,车辆、摩托车、自行车,加上生活用品,凌乱不堪,消防、改造经费都是问题。于是,李继勇和成爱国从拜访防火站开始,用有限的经费对不达标的设施进行改造,更换绿植,将观众席改造成550座,这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在二层和三层规划了历史展陈馆。一桌二椅、服饰头面、老照片、珍贵剧本,沉浸式讲述京剧记忆,并于2020年国家京剧院建院65周年之时先期开放。

微信图片_202310162043023.jpg

舞美出身的李继勇亲自设计展陈格局,逐一收集老物件,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和杜近芳穿过的服装,用过的道具,从进门的老戏台,到以人民剧场曾经的大门收尾,观众穿越的是一条京剧艺术的隧道,每一个物件都伴随一个故事。

“当年拆除人民剧场的大门时,有人来告诉我,让我去看看还有没有用,我一到那,眼泪差点流下来,不知道有多少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著名的表演艺术大师走过这扇门,后来我写下了一段话:走进时是懵懂少年,出来已是满头白发。我当即就决定把这个门留下来,当时我也不知道未来有什么用处,如今却成了展陈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每有人来参观,李继勇都会带大家走一下这扇门,仿佛瞬间穿越了京剧的历史与新生,而作为一个有着血脉基因的京剧人,他也以这样的方式将历史留存了下来。李继勇从来不用“吸引年轻人”这样的词,“我们就是想让京剧的符号被大家知道,你可以不了解,但至少看着舒服能打个卡也好。”

微信图片_20231016203042.jpg

京剧名家谭孝曾

老剧场的未来:最传统与最先锋

解决了消防,剩下的便是如何迁走青年公寓内的住户。那时,公寓已与危楼无异,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即便需要一个一个去做工作,国家京剧院也最终下决心以每个月给青年员工发住房补助的方式,将楼内的住户全部搬出。眼下,这里正以联合开发的形式进行改造,未来出租的收益也将作为住房补贴的一部分。不仅仅对人民剧场,李继勇和成爱国对剧场后边的那条街如何展现京剧元素也有着更大的规划和想法。

微信图片_20231016204259.jpg

未来,人民剧场将同梅兰芳大剧院一道,形成国家京剧院的两大演出阵地。而人民剧场的演出定位也将是两极化的,最传统和最先锋。李继勇称,人民剧场的舞台结构不太适合那种需要复杂舞台变化的新编历史剧。不过剧场的重张并不意味着改造的终止,而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影响舞台迁换的吊杆进行改造。“人民剧场的改造不是一步到位,也没想一步到位,未来我们会根据市场和剧目来调整剧场未来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剧场的人民性并未因20年的停滞而中断,此次重张,因为增加了座位,一些视角不是非常好的位置,每场都将有30—50张以公益票的形式发放至社区或高校。而目前,剧院也正在策划一个大众参与的网络活动,针对专业演员的话题是“那些年,在人民剧场演过的戏”,而针对观众的话题则是“那些年,在人民剧场看过的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四代“国京人”齐聚 70周年院庆活动贯穿全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23
程派第三代传人张梓溪将携《锁麟囊》登台北展剧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2
10部精品剧亮相第三届“舞韵·吉祥”舞蹈演出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2
10部作品汇聚京剧发祥地 全国小剧场京剧“群英会”鸣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2
五天六场大戏 国家京剧院青春面孔沪上圈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4
承载30余年首都文旅荣光 梨园剧场鸣锣复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8
春季发布全年计划 国家京剧院2024安排了这些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4
春节戏剧:天津剧场龙年新春献上精彩演出
中国新闻网 2024-0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