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亿元。
机构指出,9月新增社融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走强,表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近期市场信心持续恢复。
新增社融4.12万亿,高于预期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从结构上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较大。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52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二是表外融资有所恢复,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多增较多。三是政府债券融资保持平稳增长。四是企业直接融资有所减少。
华金证券表示,9月新增社融4.12万亿在去年同期高基数基础上仍多增5831亿。主要的推动因素是专项债等政府债券的加速集中发行。8-9月政府债券发行的大幅提速,指向四季度财政扩张力度可能有所加大。
信贷投放维持较高景气,居民贷款多增
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华金证券指出,9月新增信贷尽管较去年同期的极高基数少增,但整体处于较为强劲的水平。
信达证券表示,虽然在高基数效应下,信贷总量不及预期,但随着我国消费市场继续恢复,8月底以来涉房利好政策集中发布,以及“金九银十”、中秋国庆假期的催化,居民中长贷出现明显改善,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宽信用政策延续、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修复,叠加季末效应下,9月信贷投放延续转暖态势,维持较高景气度。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支持经济稳步回升。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9月信贷环比多增幅度要超出季节性,信贷投放仍延续了8月以来的走强势头,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带动:一是随着稳增长政策加码发力,基建相关配套融资需求受到拉动;同时高频数据显示,9月经济扩张势头有所加快,除地产销售和投资仍弱外,工业生产、消费、出口、制造业投资、价格等指标都有改善迹象,这会带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边际回暖;二是为推动经济继续回稳向上,当前宽信用政策持续发力,整体货币信用环境较为宽松,也支撑了信贷增长的稳定性。
M2增速小幅回落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4.3个百分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整体看9月末M2增速延续小幅回落势头,但仍然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这显示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9月M2-M1剪刀差缩窄至8.2%,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活力和企业信心有所回升。
年内降息降准还有空间
阮健弘表示,前三季度金融数据显示,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为经济回升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央行将进一步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观察前期政策效果,加快推动政策生效。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挑战和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央行将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为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和活力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华金证券指出,受本轮房地产政策结构性放松的支撑,9月居民贷款出现积极改善的迹象,但幅度较为温和,居民信贷改善的可持续性仍需观察。预计年内仍需实施降准降息,并预计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和操作延续至2024年。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