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试着将人生调到“冥想模式”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09-21 22:00

你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时刻:

上班明明没干什么,但回家还是累到瘫倒;

领导交待的工作,一边拖着不想干一边焦虑到不行;

注意力总是很难集中,好像脑子在超负荷运转,听到噪声还会烦躁和头疼……

在如今的快节奏下,我们被工作生活裹挟着不停前进。

尤其人到中年,一边奔波于工作、人际,一边忙着操持家庭、孩子。

往往拼力追逐、艰难前进,仍然招架无力、身心俱疲。

想要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获得内心的宁静,需要把自己调整到“冥想模式”。

1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些方面的困扰:

一周后才要完成的任务,提前好几天就焦虑到头疼、失眠;

伴侣间一点小摩擦,聊着聊着就变成了翻旧账和大吵大闹;

辅导孩子写作业发现又做错了上次的题,气得瞬间情绪上头、出口成伤……

我们常说要做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但事实是:

所有人都会有情绪失控、几近暴走的瞬间。

认识的一位二胎妈妈,外人看她是工作、家庭双丰收的人生赢家。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也曾也深陷焦虑、抑郁的低谷。

工作上,她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一边担心着40岁职业瓶颈,一边担心着被年轻人赶超。

生活上,每天除了要操心两个孩子的衣食住行,担心他们磕到碰到了哪儿。

还要面对孩子无休止的吵闹:“妈妈哥哥打我”“妈妈我想上厕所”“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出去玩”……头疼不已。

一度压抑到了整夜整夜睡不着,要去看心理医生。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接触到了心理学书籍和冥想。

起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却发现在一呼一吸间,自己的精神真的得到了放松,整个人的状态也明显好了起来。

当试着驱逐内心的那些负担、把精力集中到了当下,她突然意识到:

自己从前的很多烦恼和焦虑都是不必要的。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情绪ABC理论:

A是诱发事件,B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C是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的负面情绪是受到了某件事的影响。

但其实真正决定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的看法。

面对生活中的烦恼五花八门,我们需要让心灵开启“冥想模式”:

闭上眼睛,让心慢慢沉静下来,把身边的烦恼想象成一个个飘浮的“肥皂泡”。

你只要安安静静看着它们升起、落下,冷眼旁观而不沉溺其中:

领导的批评,只是他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你就是如此;

同事的矛盾,只是短暂的利益或意见冲突,迟早都会解决;

孩子的错误,以后也还会有改正的机会,天并不会塌下来……

正如老话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当你不会为一个个肥皂泡感到焦虑愤怒,生活中的小事也不再会让你患得患失。

久而久之,你的心自然会越来越定、情绪也会越来越平稳。

2008年奥运会跨栏比赛中,运动员琼斯原本一路领先,却最后两个栏时意外绊倒。

事后采访时,她表示当时她的大脑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你应该把姿态跑得更好。

就是这电光火石间的一分心,让她再无法集中精神,和胜利失之交臂。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类似的时刻:

临近大考,却通宵失眠;面对重要汇报,内心却一片混乱;即将做关键决策,脑子里却全是杂念……

这个时候,其实是大脑提醒你该休息了。

2

《高效休息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卡洛斯是一家餐厅的员工,他活力满满,对所有新鲜事都很感兴趣。

但却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工作中总是丢三落四、时常出错。

某天,他看到同事在练习冥想,觉得好玩也跟着练。

刚开始他总忍不住说话、打断,可时间长了同事发现:

卡洛斯每天能专注静坐的时间变长了,工作中犯错的频率也降低了不少。

其实,世界上很多顶级公司,都会训练员工冥想。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每次在决策新产品前,都会在办公室进行冥想;

谷歌、英特尔等公司也会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冥想课程。

工作永远不停、任务一个接着一个……

我们的大脑总是存在多线并行的“自动驾驶”模式。

而冥想,就是帮我们把大部分线暂时关停,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

长此以往,就能让大脑更清明,更有利于创造力的迸发和专注力的培养:

再接到新工作,就会第一时间根据情况认真规划、执行,而不是一直焦虑自己完不成;

再面对重要场合,就会通过调整呼吸排除干扰,进入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的“心流”状态。

在外界的景象纷扰朦胧时,被训练过的专注力可以让你拨开迷雾直达本质,找到内心真实的答案。

虽然很多名人大佬热衷冥想,但它并不是有钱有闲阶级的专属,普通人日常生活也可以开启“冥想模式”。

如果你是刚刚接触冥想或时间不多,可以尝试从简单的做起:

比如在每天睡觉前、听音乐时、通勤途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启冥想。

给自己五分钟,闭上眼睛,仔细感受每一次呼吸。

聆听每一次呼气和吸气时发出的声音,感受每一寸肌肉和关节细枝末节的触感,慢慢将心跳和思绪调整到最缓慢平和的模式。

你的内心越趋于平静,你的意识就越回到当下。

记住此刻的感觉,安静地旁观你的意识,并尽量多地体会它。

3

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或对冥想很感兴趣,你可以进行更进阶的练习:

①找一个安静的地方。

不用很大,但要保证不会被打扰。如果一点白噪声或香氛能帮助你放松,也可以准备。

②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

选择能让你重心上移、挺直腰背的姿势,最好是能保持警醒但又不感到疲惫,换一身宽松舒适的衣服,解开身上所有紧绷的束缚。

③闭上双眼。

闭上眼睛可以抵御一部分外界的干扰,让我们更快地将注意力转移到自我意识深处,伴跟随你的呼吸,让思维慢下来。

④尝试在大脑中想象一个场景。

可以是阳光明媚的沙滩、清风吹拂的草地、冬日燃着壁炉的小屋等等。

不用想象得非常详细,只要感受它的场景、气味、温度、触感,感受自己内心和身体的变化。

⑤旁观你的意识。

你的内心可能感受到一些念头的升起,不用采取行动,只要平静地旁观即可。

如果你的意识开始飘忽,不用紧张,拉回来即可。

当你觉得完成得差不多了,缓缓调整呼吸再睁开眼睛。

最后,冥想不是治疗,你无法期待它立刻产生效果。

但当你感受到了这种平静的状态,就可以将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上。

无论是走路、喝水、吃饭、工作,都可以将思绪聚焦于当下的每一处细小变化。

或许你会发现,眼前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奇观。

《心流》的作者米哈里曾说:所有幸福都源自我们内心的秩序。

人生的很多困扰,往往来源于内心的杂念。

将精神与外界的混乱隔绝,全情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上,内心才能达到高度的幸福。

下次再觉得心情烦躁、万事缠身时,不妨试着将人生调整到“冥想模式”,真正地活在当下、笑看人生。

作者 | 落落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

编辑/韩世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