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六宽,六米长的阳台是退休教师王广杰的直播间。书架、书桌、工具架在这个狭长的通道上依次排开,尽头是一块黑板,画着他将要讲解的电路图。他82岁了,讲课语速缓慢,板书也慢,直播间的人数却在飞速增加,短视频平台上的粉丝已超百万。他因此获得了感动中国“银发知播”奖。
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八旬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应该啥事也不做,啥心也不操,怡然自得,安度晚年。然而,82岁退休教师王广杰却依然每天活跃在网络直播间,通过讲解电工知识吸引了超百万的粉丝。“换个讲台,继续发光”,王广杰的故事大大颠覆了许多人对于老年人的刻板印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主题为: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前不久,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挖潜退休教师资源优势,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王广杰是许多退休教师退而不休的一个缩影,尽管离开了学校的三尺讲台,但他们依然心怀满腔热忱,希望通过另一种形式,继续做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传承者。更好发挥退休教师余热,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大有裨益。
在直播平台上,像王广杰这样的高龄科普博主不在少数。今年3月4日揭晓的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名单中,平均年龄77岁的“银发知播”群体榜上有名。这一群体中,有88岁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84岁的“深潜院士”汪品先、72岁的“科学姥姥”吴於人。他们退休后转战互联网,把直播平台变成科普课堂,将天文、物理、文学、美学等知识传授给大众的同时,也让许多年轻网友感受到了学习的热情。正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写道的,“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
八旬退休教师直播教电工,也给广大老年人上了生动一课。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约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一些老年人慨叹自己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被时代抛弃,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事实上,“数字鸿沟”并非想象的那样难以逾越。只要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主动敞开怀抱拥抱信息化,甚至可以将自己的经验积累与新兴的网络平台相结合,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做直播,成为互联网浪潮的“弄潮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仅是做直播,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方式还有很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应对”包含两层涵义,从国家层面而言,需要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公共政策体系,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老年人个体而言,也要改变心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主动跟上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在为社会贡献余热的同时,也能继续体现自身价值,增强幸福感、获得感。
文/张淳艺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