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河南新乡一爱心企业家亲自为150余名贫困大学生发放70余万助学金引发关注。8月2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企业家是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崔培军。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2002年建厂以来,崔培军已坚持资助贫困大学生20年,哪怕在公司困难的时候他也没中断过,累计资助4300余名学生,资助金额约3300余万元。
“只要公司在,助学活动就会一直办下去,除非没有人报名。”
企业家连续20年资助贫困学生 累计投入3300余万元资助4300余人
“一定要记着家乡,回报自己的亲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8月21日下午,崔培军在河南矿山第二十届捐资助学大会中说。当天,崔培军将助学资金一一递交到150余名学子手中,共计70余万元。
崔培军是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冯孝贝介绍,2002年建厂以来,崔培军已连续20年资助贫困学生。“20年来,他已累积资助4300余名学生,投入资金3300余万元。”
在捐资助学大会上,崔培军告诉孩子们,“我希望你们学有所成,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但如果你在外面过得不太如意,河南矿山的大门也永远向你敞开,欢迎回来建设家乡。”
“他非常喜欢读书,心里应该有个遗憾,就是没有上过大学。所以他也不忍心,看到孩子们考上大学但没钱上。”冯孝贝向北青报记者说,这就是崔培军这么多年来坚持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初衷。
说起第一次资助学生,冯孝贝告诉北青报记者,2003年,一名刚高中毕业的学生来到公司,想要在这里找份工作赚钱养家。当时的崔培军不解其为何不上大学,询问后才得知,这名学生参加了高考,也拿到了郑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没钱去上。
“崔书记就告诉这个学生,几年的大学学费都给他出了,去上学吧。” 冯孝贝说,第二年,公司就在媒体和公司网站上发布公告,寻找河南省新乡长垣市家庭条件困难的高考学子,为他们提供资助。“被资助过的学生之后有困难,也可以再申请。这一做,就是20年。”
“因为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了,借住在亲戚家里,有的还没有银行卡,所以选择直接把现金交到孩子们手中,确保孩子们真正能拿到这笔钱,我们不希望中间有任何扣款环节。”冯孝贝说。
公司员工:印象最深的是逐户走访 有学生家中满墙奖状却没有一张独立的书桌
冯孝贝介绍,公司会先对学生申请资助时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通过后再逐户打电话确认,然后再进行走访考察。今年,公司组织了4队人员,每队2辆车,走访每名报名学生的家庭。根据走访考察情况,公司对每名符合条件的学生资助3000元或5000元。“企业的力量毕竟有限,就希望把这笔钱用到真正需要的人身上。”
崔培军公司的助学对象不局限于准大学生。“我们公司属于新乡长垣市魏庄街道,街道的中心学校是周边学校的主管单位,我们就跟他们对接,再提供资助。”冯孝贝介绍,公司每年会拿出五六十万元捐给学校,用于建设校舍、增添设备,也作为助学金发放给中小学生和功勋教师。“这些钱给学校后就由学校自己操作,我们的资助不可能特别细致。算上这些钱,我们公司至今一共捐助了3300余万元。”
冯孝贝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于2009年加入该公司,作为老员工,他一路见证着捐资助学活动的开展。回忆多年来的助学活动,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逐户走访。
“(到有些学生家里)进家门就看到满墙的奖状,但家里却没有一张独立的书桌,也没有什么学习用品,甚至家里的生活用品也没有特别完整、干净。”冯孝贝说,走访聊天时,学生家长常常泪流满面,这让他们更体会到了做这件事的意义所在。
被资助的学生毕业后成为空姐 偶遇爱心企业家当面表达感谢
从该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曾于当地高中重点班、已经拿到南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王茁成(化名)发现了该公司资助贫困学生的信息。“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所以没有犹豫,我们就直接提交了要求的资料。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王茁成母亲刘女士说。
刘女士介绍,她的丈夫身患糖尿病,在外打工,家中有三个孩子,弟弟正在读高中,王茁成将要读大学,还有一个姐姐在读研究生,“三个孩子同时上学,需要花很大一笔钱。”9月1日,王茁成将带着崔培军公司资助的5000元,开始属于她的大学生活。
“家庭条件可能不太好,但这些孩子都不屈服于命运,发奋考上了北大、清华、南开这样的‘好学校’。之前资助的学生,有在企业做高管的,还有在银行、法院工作的……”冯孝贝说,崔培军曾在乘飞机出差时,遇到了一位服务异常周到的空姐,“一会儿拿个毯子,一会儿拿个毛巾,都没问问他(崔培军)旁边的人需不需要,这把他都整疑惑了。结果那名空姐说,‘崔书记,您可能不认识我了,但我还记得您,前几年我受到过您的资助,帮我顺利完成了学业。’”
只要公司在助学活动就会一直办下去 除非没有人报名
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新乡长垣市,“当时当地政府提出倡议,希望在外地赚了钱的长垣人回来建设家乡。”冯孝贝说,响应倡议,崔培军回到家乡,在老家后参木村的一片盐碱地成立了这个公司。
后参木村离县城20多公里,并非最佳选择,当时公司可以自由选址,但这个村子非常贫困,崔培军想为家乡建设出份力,就选了这里。因为是盐碱地,一到下雨,公司里就积水,需要用抽水泵往外抽水。在村里,公司还帮着铺设自来水管道,出资修建公路、路灯等基础设施。“每到过年的时候,崔培军都会给周边村庄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500元。” 冯孝贝说。
“我们公司没有贷款,没有融资,也没有欠款。”冯孝贝笑称公司是“三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每年的产值也持续上升,所以企业有责任、有能力负担起助学需要的资金。
同时,冯孝贝坦言,公司也曾遇到过困难,2019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的智能产业园,资金链相对比较紧张。疫情期间,公司生产需要的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生产经营的流畅度受到影响。
“我们还全员带薪放假了三个月,公司基本都没有收入。在那段困难的时间,也有领导提议暂停助学活动。”冯孝贝说,尽管如此,崔培军还是坚持推进捐资助学活动。
谈及未来规划,冯孝贝告诉北青报记者,公司的捐资助学活动会继续下去,“崔培军曾说,只要河南矿山在,这个活动就会一直办下去,除非哪一天没有一个孩子报名。”
实习生 王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朱葳
校对/董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