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们”来访投信心票 外资车企加码在华投资
中国青年报 2023-06-08 09:33

“我要大声告诉全世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仅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工厂之一,同时造出的车也是全世界品质最好的车之一……我认为将来是光明且值得期待的。”尽管已是5月31日的深夜,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仍兴致盎然。

在上海超级工厂员工代表的簇拥下,马斯克盛赞了特斯拉中国团队。他说:“我们做了非常多有意义的工作,注入了很多正能量,我认为这不光对特斯拉很重要,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事。”直到6月1日凌晨两点,马斯克才结束活动回到住处。

在此次共计44个小时的访华之旅中,马斯克安排了超过6项公开活动,其中既有与政府高层的会谈,也不乏与公司员工、合作伙伴的沟通。

事实上,今年到访中国,甚至开启“特种兵”式工作节奏的外资企业高管还有很多。从被视为电动车弄潮儿的特斯拉,到底蕴深厚的宝马、奔驰、大众、通用,再到高通等正在积极进军汽车产业的科技公司,都陆续有高管访华,并纷纷发出“看好中国”的声音,为在中国市场继续投资投下“信心票”。

中国仍是全球汽车投资热土

对于任何一位洞悉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浪潮方向,同时了解中国市场近年来发展趋势的人来说,外资车企高管忙不迭启动“中国行”并不令人意外。

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引资增幅高达263.8%。其中,多家欧洲企业对中国汽车行业的投资创下历史新高。全球数据处理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行业涉及外国公司的资本市场交易总额已达96亿美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当前外资车企高管先后访华,纷纷表态加码在华投资,不仅是因为继续看好中国市场,更是为了在全球产业变革中获得“中国红利”。

他认为,得益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AI人工智能和车联网等领域的优势,以及稳定的供应链、生产效率和工程师红利,中国日渐成为全球汽车业转型的技术策源地和主要赛道,汽车制造业正在成为外企对华投资的重要着力点。

马斯克的中国之行是这一趋势的最新证明,多位美国证券分析师表示,马斯克访华凸显了中国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性。

一方面,中国市场是特斯拉重要的销量支柱和利润来源。2022年,特斯拉中国销量为43.98万辆,实现营收181.45亿美元,占其全年总营收的22.27%。另一方面,上海超级工厂为特斯拉贡献了一半以上的产能,庞大的规模效应让特斯拉得以在全球维持成本优势,掌握定价主动权。

事实上,随着中国连续多年保持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多元消费、多样化产品的“百花齐放”。同时,成熟稳定的生产链、惊人的规模效应,使不少跨国车企决定在中国打造更多先进生产基地。

对此,不久前决定在沈阳追加投资的宝马很有发言权。

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时,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中国是宝马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也是最具战略意义的市场之一。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有序推进,中国市场将释放出更多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我们看好中国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前景。宝马集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扎根中国,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稳固的双赢关系。”齐普策笃定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为世界带来新的增长机遇,更为全球规模的创新和可持续技术发展提供契机,在国际间架设友谊的桥梁,释放出多边合作的强烈信号。

他表示,宝马集团致力于成为中国迈向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同路人。“对宝马及我们信赖的中国合作伙伴而言,这是一条互利共赢之路。我们在华业务的增长和发展繁荣也将为全球其他市场业务注入增长新动能,带来发展新机遇。”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上,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认为,中国将在2023年迈向稳步经济复苏和发展,并继续夯实其作为全球汽车产业创新枢纽的地位。

他说:“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创新步伐非常快,消费者对技术创新表现出很高的接受度。对奔驰来说,中国是真正检验汽车行业前沿优势的市场之一,将会持续增长。”

康林松表示,梅赛德斯-奔驰正加速电动化转型,并致力于“最晚至2039年,实现乘用车新车产品阵容在车辆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中和”,这一愿景与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同频共振。奔驰将通过涵盖生产、产品、供应链的全方位举措,支持中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

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发布的《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提出,今年中国消费需求的释放将促进国际贸易增长。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我国汽车企业共出口汽车137万辆,同比增长89.2%。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出口量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

盘和林表示,一方面,外资车企加大投资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并充分利用中国的优秀产能,销往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在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上具备领头羊一般的示范效应,外资车企在华投资时要更多地考虑到技术创新,尤其是要提升与本土企业的合作水平。

中外合作更加“硬核”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外资车企加码在华投资的布局中,中国合作伙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外合作因为技术的碰撞也变得更加“硬核”。

此次访华首日,马斯克与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会面令人不禁遐想。

今年4月,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用来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这座工厂计划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工,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届时,这座工厂的储能规模就有近40吉瓦时(GWh),产品将销往全球。而2022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约为130吉瓦时。

据了解,Megapack外形、尺寸近似集装箱货柜,可存储能源并供能,主要服务于公共事业项目和大型企业客户。就在不久前,宁德时代发布了其最新的储能解决方案——“零辅源”光储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摆脱了对冷却系统及其辅助电源的依赖,同时可实现毫秒级功率控制响应,使充放电效率提升10%。

独立汽车评论员白德表示,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以锂电池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产品技术逐渐成熟,成本逐渐下降,迎来了大规模商业化的时机。

他分析说,只要双方合作进展顺利,这座新工厂的出货量将相当于2022年全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三成。如此大的产能将从市场和生产两端影响国内储能产业发展,帮助上海快速形成储能产业的集聚。

考虑到汽车产业链原本就十分庞大,而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正加速进行,很难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在所有领域完成技术创新,因此,跨界合作就成为必选项。整车企业必须与上下游更多优秀企业紧密配合,才能成为汽车产业变革时代的引领者。

在齐普策看来,宝马与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中国企业合作,为自身以及合作企业,乃至中德两国产业链都带来了新机遇。

据了解,宝马集团已宣布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以及远景动力签订超过百亿欧元的动力电池需求合同。这3家中国电池企业将在欧洲、北美和中国总共建设5座工厂,与宝马携手拓展全球市场。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信念,也为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的空间。”齐普策表示,宝马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同行,致力于在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推进碳排放,同时推进循环经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与之前转型步伐略显迟疑不同,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日益完善,同时传统燃油车市场日益萎缩,外资车企的电动化决心更加明显。

“通用汽车将携手中国伙伴,致力于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发展。”不久前到访上海时,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向媒体表示,与上汽集团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让通用汽车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未来上汽通用会继续加强技术导入和本土化研发,展示更多新品牌、新车型、新技术。

无独有偶,今年4月,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公司(项目名称为“100%TechCo”)将致力于提升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本土化研发实力。此前,大众与中国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地平线达成了战略合作。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告诉记者,“100%TechCo”项目涵盖了整车开发、零部件开发及采购职能,重点将中国本土先进的技术引入产品开发的早期流程,使产品能更快地响应中国客户的需求。据透露,2024年“100%TechCo”投入运营后,大众集团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逐步缩短约30%。

“这些案例都证明,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江瀚提醒说,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变革大潮席卷全球之际,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外资车企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是双向的,是彼此携手互相成就。

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种种信号表明,在中国经济向好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潜力不断释放,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2.2%。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外资企业向中国投出的“信任票”尤为可贵。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近日公布的一项在华外资企业调查显示,96.2%的受访企业对中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绩表示满意;82.74%的受访企业肯定中国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92.4%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在其全球投资决策中的地位没有下降。

齐普策在访华期间一次采访中的发言十分有代表性。他表示:“中国政府关于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坚持创新等表态令人鼓舞,我们看好中国市场的中长期发展前景。”

一向快人快语的马斯克则说:“每次来到中国,我总是精力充沛,因为这里充满了正能量。”

汽车是国内不少地方重要的支柱产业。多年来,外资车企与中国伙伴的合作卓有成效,既为亿万消费者带来了心仪的产品,更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的远航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当前,汽车产业是汇集新能源、AI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于一身的朝阳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趋势为外资车企在中国的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正因为如此,在中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打造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新征途中,汽车业有望成为各方携手同行的实验田,成为推动合作共赢的新引擎。(中国青年报 许亚杰)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马斯克,突发!
中国基金报 2024-08-10
加码中国市场,共享中国机遇——外资车企在华持续增资扩产
新华社 2024-05-28
马斯克高光时刻:FSD落地中国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5-01
“鲇鱼”来了?马斯克突然访华,特斯拉称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澎湃新闻 2024-04-29
“鲇鱼”来了?马斯克突然访华 特斯拉称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澎湃新闻 2024-04-29
马斯克访华后再成世界首富,然后,比尔·盖茨来了
中国新闻网 2023-06-15
马斯克中国行 对国内车市的三点影响
证券日报 2023-06-02
马斯克深夜到访上海超级工厂 将为新款Model 3揭幕?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