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科技小院”助力农产品高产高效
北京海淀官方发布 2023-05-22 09:31

全年在村里的时间超过330天,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家,这样的生活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在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日常。这些来自海淀驻区高校的学子们,以亲身在田间地头的实践经验,结合书本上所学知识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助力农产品高产高效。

记者了解到,科技小院是海淀驻区高校中国农业大学率先创立出的一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由研究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专家、教授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现在,科技小院已向全国推开,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在24个省份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村里来了一群“文化人”

2022年2月1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教授带领团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在大理开展洱海科技大会战。在科技小院的模式下,张福锁团队帮助村里建设绿色高值的种植模式,为古生村设计了“水稻+”“烟草+”“周年油菜薹”等绿色高值协同的种植模式。

“我们检测了村里农田中的营养元素,发现土壤中并不缺少氮磷钾等元素,就不必使用那么多的化肥。”张福锁介绍。于是,团队根据洱海土壤、气候特征与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创制了水稻、烤烟、玉米、油菜、蔬菜等6种绿色智能肥料。同时建立了水稻绿色(有机)、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控水高效利用等技术体系。

接地气才有生命力,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平均受教育水平偏低,留不住人才的现象非常普遍。农业生产者专业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科技进步难以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收益。

在科技小院的模式下,学生们搬进了村里居住,大门天天开着,随时解答农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农民也知道,村里来了一群“文化人”,凡是田里的问题,找他们准没错。

“今天一早发现叶子黄了,这是啥病,该怎么办?”“我家的果子长得没有三舅家的好,我要施什么肥?”面对农民们带来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们都非常认真进行解答,有解决不了的,就查资料、询问导师,并最终把解决方案提供给农民。科技小院在推广农业科技的同时,以土地做黑板,把作物当教材,改变了农民种植理念,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培养了大量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这种新型科技服务模式一竿子插到农村基层,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小院虽小力量却大,做好一个科技小院,就能带动一个产业,辐射一大片农村。”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农业中关村”创新联合体 助推乡村振兴

海淀区推动美丽乡村与科学城功能融合,打造高品质“农业中关村”。推动“农业中关村”创新联合体建设,搭建政企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开展生物育种、智能高效设施、农业智能生产和智慧经营等技术和产品研发,提供农业综合智能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应用,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推动农业领域科技场景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驻区高校,一直关注农业与科技融合的融合发展。“在农业科技领域,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足,一批受制于人的‘卡脖子’技术和短板技术还有待突破。科技小院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农业科技工作者紧密联系实际,尽快验证推广最新科技成果,也可以从农业生产的一线需求出发,抓住更有意义的学术课题。”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项目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表示,科技小院里的学生们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百姓家,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科研能力、专业素质等得到全面提升,足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农业大学的科技小院已经结出累累硕果——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张福锁院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论文《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在国际顶级刊物《自然》上发表,科技小院模式推广到老挝和非洲地区8个国家……

相信在未来,科技小院这一创新培养模式,从海淀高校出发,最终会成为全世界的榜样。

文/记者 郭思岐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