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文明符号。泰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国家,在5.18“世界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华彩丝路 匠心筑梦”中国—东盟文化交流活动在泰国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盛大启幕。活动由中国新闻社、北京华彬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包括“探寻’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互鉴交流活动”和“丝路印迹—‘一带一路’古建图片展”。曼谷和北京两地“云端”连线,共赴文化盛宴。
历时1000个日夜,近300个中国和泰国工匠参与建设,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近日落成。担任该项目主设计的是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教授,以中国皇家经典古建颐和园仁寿殿为设计蓝本,传承中国传统古建筑木作技艺,吕舟表示,“颐和园是(中国)保存下来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仁寿殿本身原来是朝政所在地,反映了中国人的礼仪制度。’仁者寿’、“仁者爱人”体现的也是中国文化的包容以及心怀天下的理念。此次也将带着《论语》中’仁者寿’的美好寓意,在见证中泰悠久交谊之城——曼谷落地。如此大规模的、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木作非遗技艺在海外呈现,还是第一次。”
据悉,该项目从2020年初开始建设到2023年落成,建筑木构件总量约35万件,是海外规模最大的采用传统技艺营建的中式木结构建筑,完整遵从北方官式建筑营造技法,体现古建筑的规制、形状、规格等特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园林博物馆艺术顾问王其钧认为,该项目将木结构营造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延承展示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将成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展示中华文明、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与共鉴的平台。
此外,本次活动包含的展览板块,以“丝路印迹—一带一路古建图片展”为题,在中国北京及泰国曼谷同时举办。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神工意匠”、“东西辉映”、“文明互鉴”,通过遴选古今中外名家拍摄中国以及丝路沿线国家古建的经典摄影作品,并首次以影像方式呈现以颐和园“仁寿殿”为设计蓝本的大型中式木作技艺成果——华彬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东盟),配以绘画图表等视觉元素,内容涵括“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深入挖掘“一带一路”十年建设中的文化交流内涵,见证古老的非遗技艺在泰国的重生。
泰国驻华大使阿塔育·习萨目通过视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该中心的落成将进一步促进中泰两国之间的合作、友谊和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未来合作交流的平台,在推进中泰两国合作和友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