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飞员的选拔、测试、培训、实战,电影《长空之王》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比较生动细致的展示,首次在大银幕上向大众科普了试飞员这一光荣又神秘的职业。片头片尾两场空战戏和片中三次重点试飞戏,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算得上精彩刺激,在视听上给足了观众震撼,达到了大片的“标配”水准。片中穿插的若干笑点对紧张的节奏是一种调节,也冲淡了影片的悲情色彩。
以上都是《长空之王》作为一部主旋律商业大片的亮点。然而影片整体缺乏动人的情感力量,没能塑造出生动丰满的试飞员形象,纵然武戏合格,但文戏太过垮塌,导致影片最终在票房和口碑表现上比较平庸,没能成为一部力作。
主角是桀骜不驯、自信心爆棚的新试飞员,当他遇上经验丰富、九死一生的飞行队长和各方面都完美得无懈可击的对手战友,他一开始急于表现自己、和战友较劲,后来犯错被队长拯救,又经历了队长的牺牲,终于获得成长,和战友冰释前嫌,携手完成任务……这样的人设和剧情,观众已经在太多影视作品中看过无数次,闭着眼睛就能猜到电影里会出现哪些桥段。《长空之王》的文戏,从人物到故事,大多是这些套路化的内容,缺乏一些新意。
片中喊口号的台词和模式化的老派表演,极大削弱了人物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显得过于说教。片中,男主角受伤后父母来探望,想劝他退役,父母和子女的对话几乎都在讲大道理——“飞机在天上,坏了怎么办?”“儿子不孝,对不起,我不能不飞。”“想飞就飞吧,注意天气。”——这些悬浮、空洞的台词真的是现实生活中会说出的吗?两位老人甚至都没有和儿子吃完一顿饭,就急匆匆地离开了部队,好像他们的出场和离场就只是为了完成主角说服家人、继续试飞这一戏剧任务。父母对孩子的心疼担忧呢?孩子在忠孝之间的两难挣扎呢?这些细腻的内心情感戏都没有得到体现。
片中的配角基本上都是“工具人”。男主角和战友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本来可以深入刻画他们的友谊,可惜演着演着这条线就没了。男主角和女军医朦胧的爱情戏更有些莫名其妙,似乎只是为了让男主角有条爱情线,删掉完全不影响剧情。而男主作为新一代的专家型试飞员,拥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研发能力、高超的驾驶技术,热爱飞行,喜欢挑战极限,本可以塑造成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却在电影里呈现得过于单薄扁平,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试飞员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我们每一架战机的投入使用都是靠他们一次又一次用生命当赌注换来的,这一职业的伟大和不易,完全值得各种形式上的赞美。但可惜影片没能塑造出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没有深入挖掘他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精神的内在来源。他们勇于将生命奉献给长空,真正的驱动力在哪呢?对死亡的抗拒是人的本能,更何况还有亲人的羁绊,还有人世间各种美好的留恋,但为什么试飞员就能一往无前地投身到一次次危险艰辛的任务中去?电影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不能光靠喊口号和煽情。片中的飞行队长有这样一句台词“我年轻的时候,也害怕过,也想放弃过”,如果沿着这个方向深挖下去,或许能得到更多好故事。英雄无需喊口号也能打动人,但前提是,电影得把英雄拍成活生生的人。
文/记者 袁云儿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