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浙商银行公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交出了增长坚实、正向正行的成绩单。在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同时,营收、存贷款增速均居全国性股份行前列,不良贷款率五年来首次下降。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陆建强表示,2022年是非常重要的转折之年。浙商银行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牢牢锚定金融“国之大者”的格局站位,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提升站位、正气、状态和效能;重塑战略体系,确立数字化改革、深耕发展、五大板块协同、财富管理四大战略重点和十二字经营方针,实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全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量质齐升,内生增长显动能
年报显示,2022年,浙商银行各项指标稳步向好,“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达2.6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6%;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0.85亿元、增长12.14%,增速稳居全国性股份行第一;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36.18亿元,增长7.67%。全年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0%。吸收存款1.68万亿元,增长18.77%。各项贷款和各项存款增速分列全国性股份行第一、第二。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全面跃升。
标志性的小微业务2022年继续实现量增、质稳。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772.86亿元,较年初新增407.33亿元,增速17.2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93个百分点,不良率低于1%,并成为唯一一家蝉联银保监会小微金融服务评价“一级行”的全国性股份行。
在服务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浙商银行响应国家加大制造业金融服务的号召。截至2022年末,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2,382亿元,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投放转化率全国第一。涉农贷款余额1,999.24亿元,乡村振兴贷款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助企纾困金额达90.05亿元,主动减费减息或提供延期还款服务。绿色贷款余额1,459.23亿元,增速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幅。
金融向善,特色“旗帜”强担当
2022年浙商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担当,高举金融向善大旗。报告期内,该行实施金融顾问“擎旗”行动计划,将“金融顾问制度”成果推上新台阶。截至2022年末,牵头组建金融顾问团队近1,800人,累计为5.1万家企业提供融资4,147.06亿元,打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浙江样板”,并逐步向北京、上海、四川、云南、安徽等省市推广。
作为总部在浙江的唯一全国性股份行,“深耕浙江、服务浙商”是浙商银行的天然使命。2022年,该行以“深耕浙江”为首要战略,深耕浙江三年行动全面实施,省内融资服务总量突破8,000亿元;还系统实施“深耕浙江深入发展、重点区域重点发展、全国布局全面发展”的区域策略。
浙商证券研报分析,浙商银行“扎根浙江的成长性股份行辨识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风险逐步出清,发展动能显现”。
同时,浙商银行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工程。截至2022年末,省内“共同富裕贷”累计投放53.33亿元,服务小微企业3,076户;对浙江山区26县金融服务总量达到了487.07亿元。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循环和产业链畅通创造活水。
穿越周期,结构变化显潜能
“穿越周期、稳健经营”的价值韧性,成为浙商银行2022年成绩单中的增长亮点。在新班子领导下,全行经营态势焕然一新。
行长张荣森在年报中表示,“好银行的标准是‘好客户、好资产、好员工’,2022年全行‘垒好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压舱石’,不断夯实基础客群,不断做大零售、小贷和供应链金融业务,不断提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走出了集约化、内涵式增长的新路。”
2022年,浙商银行率先提出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策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一流经营体系的经营策略,确定了包括新能源、食品、医药、农林牧副渔等22个弱周期行业,并加大支持力度。全年实现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168.83亿元,占比28.53%,较上半年提升4.19个百分点;服务弱周期行业客户数4,592户、贷款余额1,428亿元。
同时,“控风险”成为关键词。2022年,浙商银行以“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十二字经营方针为指引,坚持小额分散、风险关口前移;树立严的主基调,实施以授权、制约、监督三大体系重构为核心的系统性重塑,全面构建风控和大监督体系。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降至1.47%,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新增业务不良率生成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升至182.19%,较上年末上升7.58个百分点。
经历2022年的转型与发展,浙商银行在波动中稳健前行。展望2023年,陆建强在年报致辞中指出,2023年是浙商银行华丽转身、夯基垒业、进阶登高之年。将强化金融功能性,高举金融向善旗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提升基础能力、充分激发奋进活力,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以夯实客户基础为第一工程,提升主动性、精准性、引领性,确保“三个一流”愿景目标进级升位、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文/金仁甫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