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淄博,有一位了不起的支教老师,她创办了翗(ké)翗助学服务中心,聚集了一批有爱心的美学课程老师,免费用“云课堂”的形式帮助山区的孩子。三八女神节之际,这名支教老师谢晓莹和他们团队的其他老师分享了9年间带着乡村孩子们努力飞翔的故事。
“云支教”服务25万乡村学生
采访谢晓莹时,她刚上完一堂舞蹈直播课。从直播画面中可以看到,谢晓莹穿着舞蹈服,笑容灿烂,一边示范着舞蹈动作,大声提醒孩子们将动作做到位。40分钟课程结束,她额头都冒汗了。
像这样的授课,谢晓莹每周要上六七次,她目前是山东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主任,带领青年志愿者运用“互联网+”手段进行远程教育,帮助山区孩子接受更加专业、全面的素质教育美学课程。目前翗翗助学已通过互联网覆盖全国7000多所乡村学校,服务超过25万乡村学生。
谢晓莹出生于1985年,小时候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高考考上山东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做了三年的乡村教师。2014年开始,谢晓莹开始正式做网络支教,为此还开始尝试实地支教和调研。通过调研,谢晓莹们发现“云支教”似乎更具有持久性,“互联网支教,老师在哪里不重要,优质的资源可以持续地往乡村输出。”
从2014年开始参与线上支教帮扶项目,到2017年成立团队,谢晓莹组织青年志愿者先后发起“舞动乡村·舞动未来计划”等教育帮扶项目,并于2019年和两位公益伙伴一起注册成立公益社会组织——淄博市翗翗助学服务中心。“翗”是飞的意思。谢晓莹说:“我们希望做一块基石,助力山村孩子飞翔。”
严格选拔志愿老师,“双师课”模式保证教学质量
谢晓莹告诉记者,翗翗助学成立后,开始系统性地选拔音乐、美术、舞蹈专业等优秀的志愿教师,“首要条件是必须有教师资格证,另外,专业必须与课程相关,这样才能保证给孩子们最专业的素质课程。”
谢晓莹介绍,“翗翗助学的每一堂课程都是‘双师课’,线上教师主讲,线下还有一位教师助学,这样的模式能够更好地保证学习质量和维持课堂秩序。”
翗翗助学是纯公益项目,老师来自全国各行各业,都是公益兼职,目前已拥有180多名较为稳定的志愿教师。志愿教师大多是90后、00后,其中有的已经与谢晓莹合作了七八年。
那么如何筹措资金来保持项目持续发展呢?谢晓莹告诉记者,这也是她的为难之处,“我们的所有精力都放在教学内容上,对于筹款不是很擅长。不过,随着这些年各级各部门和相关公益机构的支持,我相信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最希望听到学生获奖,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
9年付出,谢晓莹和她的团队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22年度山东省“‘四个一百’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2023年获得淄博市第七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称号……
和荣誉相比,谢晓莹觉得能够得到孩子的认可更值得骄傲。谢晓莹喜欢让孩子们叫她“兔姐姐”,“在课程设计时,就会考虑到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小兔子是男生和女生都喜欢的动物,线上课程就希望能跟孩子们拉近距离。”
每当谢晓莹听到有老师反馈学生在各种比赛中得奖的消息,她都觉得欣慰,“乡村的孩子能在市里得到美育方面的各种大奖,是不容易的。我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将一颗美丽的种子种进每个孩子的心里,让他们提升自信心,提高欣赏美的眼光。孩子们眼里的光、嘴角的笑,是我们一直奋斗的动力。”
文/陈勇 张静萱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