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北医三院医生讲述与新冠“短兵相接”的一个月
新华社 2023-02-01 10:06

春节期间的北京虽有逼人的寒气,也有明媚的阳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魏瑗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她要赶在上午出诊前先去住院病房看看。

回想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的那一个月,魏瑗说:“从医26年,这是我最难熬的30天。”

“不管内科外科,是大夫就要上”

早上8点,魏瑗结束了例行查房,匆匆赶往门诊。

“一会儿还有个剖宫产的患者要进行全院联合会诊。”魏瑗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说话声音不大,看起来甚至有些柔弱,但走路却带风。“那个患者有些严重,但还好,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2022年12月,北京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很多人去到医院。

“从医26年,那是我最难熬的30天。”魏瑗说起当时的那一个月,眼睛有些泛红。

从2022年12月16日开设第一个呼吸亚重症病房接收患者,北医三院累计扩容21个亚重症病房,增加床位超过800张。面对最困难时超过一半医护人员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北医三院院长乔杰给全院下达了“死命令”:“不管内科外科,是大夫就要上。”

白天退烧就在医院坚守,晚上发烧再回去休息;急诊室没床位,就把手术室的床推过去;实在撑不住了,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两声,抹干眼泪出来接着干……魏瑗说,那一个月的经历,身旁的这些“战友”,她一辈子都会记得。

记者见到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艳苓时,她正在亚重症三病房跟护士交代患者病情。“这个病房就是我们跟消化科‘借’的,跟我搭班的就是两位消化科的医生。”丁艳苓笑着说,“经过这一个月,他俩应该是消化科里应对新冠最厉害的。”

“没事的,总会过去”

早上7点,北医三院外科二病区的新生儿病房内,一声声啼哭打破了宁静,监测器上“嘀嘀”的报警声不时响起,已经值了一夜班的护士们陆续去安抚刚刚醒来的患儿。

“我们这里有60张病床,基本都是不足月的早产儿。”儿科主任韩彤妍每天早上都要来看看这些孩子,问问护士孩子们昨晚的情况、帮小宝宝翻翻身……“你看这个小家伙,这么小一点点,但长得多漂亮。”

有序、整齐、暖和的新生儿病房让人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一个个曾是那么脆弱的小生命,在医生和护士的守护下,如今在这里拼命生长。

作为北京市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心,北医三院的产科在疫情最高峰时就诊人数大幅度上升。北京市卫健委的相关负责人曾打电话询问魏瑗产科的接收能力,而她只回了一句话:“只要有危重症转运需求,我们一定接。”

“儿科发热门诊最高峰时每天要看400多个孩子,最难的时候病房里只剩下两个住院医师,一个护士一晚上要照顾15个孩子。”韩彤妍说,没有一个人跟她抱怨过。

记者采访时,韩彤妍始终笑着。熟悉她的一位护士告诉记者,韩彤妍平时也总爱笑,可能是跟这些“拼命生长”的小家伙们待在一起久了,她的笑容总是让人感觉充满希望,就像是在最难的时候,她也总跟大家说的那句“没事的,总会过去”。

“今年过年哪儿也没去,就守着产科这个‘家’”

下午2点,北医三院呼吸内科的诊室门前稀稀落落地坐着十余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丁艳苓给患者做完基础的检查后嘱咐说:“片子我看过了,你这个咳嗽没什么大问题,我给你开点药,回去好好休息就行。”

“我今天下午只有20个号,还有两个人没来。”丁艳苓说话语速不快,对患者的疑问都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大约半个多小时只看了两位患者。“其实都没什么大事,但不少患者可能比较紧张,所以我们就尽可能给他们多解释一下。”

“今年过年哪儿也没去,就守着产科这个‘家’。”魏瑗说,疫情三年,所有医护人员过年时都没回过老家,现在没那么紧张了,她让大家都尽量回家看看。“我把父母接来北京,就能留下来守着了。”

三年前,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慧强作为北医三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在武汉奋战了两个月,当时他在日记上写道:“这会儿武汉的雨可真大,希望一场大雨冲走所有不幸,希望大雨之后就是春天。”

记者采访见到刘慧强时,窗外阳光明媚。

文/李放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疫情下,一家医院的“过峰”之路
中国青年报 2023-01-17
产科,不能停!
中国青年报 2023-01-11
探访广州医院的重症病房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
南方日报 2023-01-06
猛涨59%!互联网板块大反攻,基金经理发声:“行业最差时候已经过去了!”
中国基金报 2022-06-12
3600克的胖小子!北京地坛医院新冠隔离病房“小五一” 降生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5-01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妇产科手术特需服务项目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2-21
武磊复检呈阴性即将复训 最艰难时刻已经过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05-10
致敬!湖北医护与病毒对抗的日子
生命时报 2020-04-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