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抵达美国杰克逊广场时向人群致意
12月伊始,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马克龙与拜登总统会晤,马克龙夫妇与拜登夫妇言笑晏晏的画面在互联网上热传。然而,国事访问表面上热络仅仅是面子上好看,从里子看,法美双方未能在对俄战略、能源问题、贸易问题上达成一致,尤其是围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重大分歧依然是各说各话。
对于马克龙访美,从礼仪角度,美国是给足了面子。由于疫情导致线下国事访问停摆,马克龙此次访美是拜登总统任内首次接待外国领导人的国事访问。随着默克尔的离去,今年实现成功连任的马克龙实际上承担起领导欧洲的责任。白宫安排让马克龙“抢得头筹”成为疫后首位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欧洲领导人,也表明了白宫对马克龙分量的认可。
白宫高级官员表示,此次访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美法以及拜登和马克龙之间的“个人关系、联盟关系”。选择法国既反映了深厚的历史联系,也反映了美法目前在对抗俄罗斯方面的密切伙伴关系。
不过,从拜登与马克龙会晤结果看,除了言语上出于策略在一些问题上“礼让”之外,白宫没有做出实质性的让步。法新社评论说,尽管拜登此次高规格接待马克龙,有意展示双方“热络关系”,但马克龙的表态“撕下了这次精心安排的访问表面的部分虚饰”,触及了美欧关系中的“棘手问题”。
俄乌冲突是拜登和马克龙会谈的核心议题。美欧双方在反对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支持乌克兰上有共同立场,但双方在如何结束战争以及如何分担这一冲突对西方经济造成的严重后果方面存在着微妙的分歧。美国不出一兵一卒,只需要政治表态和卖武器就能实现梦寐以求的遏制俄罗斯、壮大北约的战略目标,成为最大的赢家。反观欧洲,不仅自身安全面临冷战后最大的威胁,而且被迫进一步陷入“美国依赖症”之中。马克龙致力于为欧洲搭建新的“安全框架”,为欧洲争取更大的“战略自主”,而不是继续在防务方面依赖美国。几年前,马克龙甚至喊出“北约脑死亡”这一惊世骇俗的口号,让华盛顿极为恼火。
马克龙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与美并不完全同调。马克龙强调乌克兰要恢复其完整主权,同时一再强调必须在谈判桌上而不是战场上结束战争。他最近说很快将与普京再次举行会谈。出于“给面子”,拜登在与马克龙会谈后的记者会上非常注意遣词造句,模模糊糊地就与普京对话问题上表态说,如果普京确对结束战争感兴趣,就有这个可能性。但转眼第二天,白宫发言人就转弯把话封死:“拜登总统目前没兴趣与普京对话。”
实际上,美国不满足于从俄乌冲突中获得地缘政治利益,还希望赢得生意——美国在这方面本来就相当擅长。由于俄乌冲突,美国还创造了一个“奇迹”——用极其昂贵的美国天然气取代廉价的俄罗斯天然气。美国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在2022年上半年翻了一番,超过2021年的出口总额,而且是以数倍高的价格向欧洲卖气。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欧元区19个国家的通胀率升至创纪录的9.9%,人们的购买力大幅下降,生活水平降低,不少国家民众走上街头抗议。
受到欧洲高能源价格打击的制造商开始考虑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以获得补贴以及更便宜的燃料供应。就这样,美国还变本加厉,在经贸问题上再次勒索欧洲,《通胀削减法案》就是典型。这也是马克龙此次访美想重点做工作的重点议题,但碰了一鼻子灰。
今年8月,美国通过了价值3690亿美元的气候法案《通胀削减法案》,明年1月生效。这一法案为美国产业提供了慷慨的支持,对使用北美零件制造并在北美组装的产品予以大量补贴和税收抵免。欧洲官员表示,这些措施惩罚了许多欧洲制造的产品。许多欧洲企业家愤怒地指责该法案包含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企图以损害欧洲工业为代价使美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此次访问期间,马克龙直言不讳地要求美国给予友好国家更多尊重。马克龙在与美国国会两党议员及商界领袖会面时指出,《通胀削减法案》中的产业补贴政策对欧洲企业具有“超级进攻性”,是在以损害欧洲利益的方式解决美国的问题。马克龙在法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表讲话,再次提及美国的“歧视性补贴”,警告说这可能会成为美欧关系的“问题”,进而导致“西方世界分裂”。
然而美方并没买账。拜登表示,不会因该法案中的本土补贴政策引发欧洲国家不满而“道歉”,但可以对法案内容进行“微调”。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甚至认为,美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对欧洲企业意味着巨大机遇,也有利于欧洲能源安全”。话都说成这样了,上哪儿说理去?
看来,美国要把“损友”的角色进行到底,美欧贸易战一触即发,规模可大可小。不过,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欧洲不得不打断牙齿往肚子里吞。别的不说,前不久围绕澳大利亚潜艇一事,美国硬撬了法国的生意,最后不也不了了之了吗。
文/向长河(国际问题学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