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大师真迹亮相清华大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5 11:05

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被称为“终生献给艺术的人”, 他们珍藏并捐赠出的人类文明的艺术结晶,留给世界“永恒的温度”。近日,“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这也是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作品首次走进大学校园。

此次展览属于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展出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61件(套),分“消费文化”“建构社会”“拓展语言”“构成边界”“记叙生活”和“继承传统”六个部分,立体呈现了20世纪60至90年代的欧洲和美洲的艺术面貌。

彼得·路德维希教授和夫人艾琳·路德维希教授是国际知名收藏家、学者。1996年,他们将个人珍藏的巴勃洛·毕加索、安迪·沃霍尔、格哈德·里希特。大卫·霍克尼等艺术家创作的89件(套)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这批作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囊括多个艺术流派,呈现出不同社会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中国美术馆自接受捐赠以来,每年都以这批藏品为基础,通过展览、研究、公共教育等方式,不断“活化”这批藏品,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艺术经典的价值。26年来,已有百余万观众亲眼目睹了这批文化珍品的风采。

展览中展出的《带鸟的步兵》是毕加索晚年的作品,呈现出明显的立体主义风格。画中一位衰老的步兵拄着剑,一只白鸽落在剑柄上小憩,喝着步兵递过来的一碗水。毕加索以此表达和平与反战的思想。展览还展出了美国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为彼得·路德维希绘制的《彼得·路德维希肖像》,画中的路德维希以手托头,神态专注。

在展览中,观众还能见到一幅1938年的版画《面朝右侧自画像》。其作者是德国艺术家凯绥·珂勒惠支。“珂勒惠支曾生长在德国贫民区,底层社会的出身使她真正关切人的生活命运,她绘画中融合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在这张晚年的自画像中,似乎有珂勒惠支一生要说的话。”中国美术馆典藏部部主任、研究馆员韩劲松介绍,上世纪30年代,鲁迅首次把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引进中国,当时在上海举办了多次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展,鲁迅亲自为她出版画册,珂勒惠支堪称“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一名导师。

2020年12月,中国美术馆与清华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启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馆校合作新篇章。此次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走进清华校园,也是双方通过藏品研究构建学术共同体、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举措。展览以“美育”为切入点,以作品和文献相结合的方式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切片,并在此基础上向广大观众阐释这些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2016年,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以“永恒的温度”为主题的特展,以纪念捐赠者的大爱。作为捐赠的受益者,中国美术馆再次以“永恒的温度”为题,希望通过展览,让这批作品的情感温度和中德之间友谊的温度不断“升温”。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微信图片_202209151100332.jpg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毕加索等多位艺术大师55件作品亮相广东美术馆
中国新闻网 2024-10-02
60余幅名家真迹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首次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法国雕塑大师让·卡尔多艺术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中国新闻网 2023-12-25
追忆水彩画大家李剑晨艺术成就 其家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五十余件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3
“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12
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在中国美术馆为观众带来油画大师课
中国新闻网 2023-07-10
观展 | 美美与共——中国美术馆藏国际艺术作品展(第二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4
不出国就能感受德国文化 “中国美术馆之夜”奏响爱的旋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