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隔离点污染区前,蒋明昊把“生日快乐”“愿望成真”写在“大白”防护服上。得知有学生得在隔离中过生日,他以这种方式送上祝福。
两个月前的3月6日晚,上海大学嘉定校区通报一例核酸异常,密接和次密接学生的转运和隔离工作随之开展。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大三学生蒋明昊主动报名志愿者,一同前往隔离点。
结束14天的隔离点执勤后,蒋明昊回到校园,无缝衔接志愿工作。运用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所学知识,他写代码、开发程序,帮助提升统计工作效率。
在他看来,疫情如大考,青年经历锤炼,也是一种成长。
以下是他的自述:3月6日晚,我所在的上大嘉定校区出现一例核酸异常通报。尽管防控严密,这轮疫情终究还是波及到了校园。消息很快传播开来,焦虑也在宿舍里蔓延。那一夜,大概有很多老师和志愿者无法入眠。现在看来,那时的封控仅仅是个开始。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密接和次密接学生的转运和后续隔离工作很快开始。青年突击队的征集令发出了——招募五名党员志愿者。只招女生,可能是考虑到隔离点的学生都是女生。
连日来,老师们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夜以继日地忙碌,学生都看在眼里。我是悉尼工商学院团总支书记,也是一名党员发展对象,很想加入到支援隔离点的队伍中。
我得知,突击队招募还未满员,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或许我作为男生也有机会加入。为了表决心,我写下请战书,来到老师的值班办公室,表达想加入的想法。
团委老师看到了我的决心,也挺感动和认同的,答应帮忙沟通。就这样,我成为集中隔离点的一名志愿者。
我们学院党委书记是领队,还有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等老师也来了,这支突击队共有15名队员。书记和我们说,在这里没有上下级,没有谁指挥谁、谁领导谁,我们都是战友,共同和病毒战斗,我们一起保护身后的近200名学生。隔离14天里,我们每天召开例会,大家也互相加油打气。
为了尽量减轻隔离管控流程中统筹安排的负担,缓解人手不足的压力。我向老师请求,可以承接更多、更重的任务。老师给了我充分的支持、鼓励和肯定。
前7天,我们主要解决隔离点学生物资上的问题,比如吃穿用度。到了后7天,大家多少习惯了隔离点的生活,但是因为每人单独住一间,不能出门走动,部分学生不免情绪波动。我们的任务也转为情绪疏导、减轻同学们的心理压力。
我在朋友圈看到,有同学提到“隔离点的生日”。我和老师反映说,能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满足同学的这种需求。
得到肯定答复后,我们行动起来。我们用马克笔在身上写祝福,从废旧纸箱裁下干净的纸板,写上美好祝愿。因为物资紧缺,我们就在突击队内征集。队员们拿出小蛋糕、泡面、火腿肠等,作为生日礼物,礼轻情意重嘛。其实,这些在隔离点也算珍贵了。
“大白”来唱生日歌,送上喷过消毒液的礼物。对同学来说,这或许是一次难忘的生日。还有同学和我们合影,说感谢。一套防护服“价值不菲”,我们是在做完所有工作后,去给同学过生日的。
到了最后几天,在消毒水作用下,我们的衣服褪色,变得斑斑驳驳,手也起皱发白,这也算是一种战斗印记了。我的爷爷在渡江战役中荣膺军功,父亲也曾戎马半生,军人的自律与信仰让我心中一直深藏入伍梦。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如愿。其实,在如今和平年代,疫情也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我们要做的是坚守阵线,打好自己这一仗。
3月21日,我们从隔离点撤出,回到校园。后续的疫情防控工作,产生了大量志愿服务岗位。学生志愿者们活跃起来,共同维持校园的日常。因此,我的志愿工作也就无缝衔接了。
为了减少感染风险,学校要求学生打包好饭回宿舍吃,食堂秩序需要志愿者维持;食堂因为承担了远超平时的供餐量,后勤也需要志愿者帮手;楼内的管理协会由志愿者组成,协助进行抗原、核酸检测;楼栋被封控时,送餐也是志愿工作的一部分。
我的专业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爱好编程,平时会写代码帮助自己处理一些办公和学习问题。有不少同学看到“复旦博士用代码搞定核酸报告的核查”新闻后,转发给了我。新闻中提到,用OCR (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可以把图像中的文字识别出来,转换为文本信息,就方便用来核查核酸报告了。
我作为团总支书记,平时也帮老师一起统筹核酸检测工作。受到启发,我也写了代码,实现了核酸报告快速筛查,效率很高。代码是一行行敲出来的,属于技术范畴。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从管理学的视角出发,把信息技术融入其中,实现效率的提升。现在,我还在参与一项创新课题,希望用技术服务更多的人。
抗击新冠疫情,实际行动就是我们青年的责任。我不能说自己乐于吃苦,但我希望尽量保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当下。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