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名将谷爱凌最近在冬奥会披金戴银,有一阵子,打开微信发现,朋友圈和视频号几乎全是谷姑娘的报道和视频,一朝成名,童年影像和只言片语也会成为成功的注脚,更有长篇累牍的家庭教育报道和成功爽文,让很多人在朋友圈赞叹不已。
但也有人,感慨别人成功的同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还有人这么写:“咱就狠狠羡慕,自己跑最快也是3分多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值得一提的是,谷爱凌十几岁就学会了滑雪、骑马、射箭、跑步、越野、游泳、冲浪、攀岩,精通两种语言,记忆力惊人,上一个达到如此成就的是‘射雕大侠’郭靖。”
你看,虚拟人物都拉出来比较了。要我看啊,郭靖也比不了谷姑娘啊,金庸老爷子就没给郭大侠小时候安排滑雪、冲浪这些运动,另外,郭大侠小时候拙词讷言,可没这么聪明伶俐。
于是很多人焦虑,很多人遗憾,自己小时候或自己的娃小时候,咋就没有逼着上补习班呢,现在想上也没了不是。
其实,谷姑娘的成功,除了可以喝彩和欣赏,人家的个人经历确实和其他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在“得到”知识城邦看到一段话,这么说的:“可以尽情为19岁‘爽文女主’的成功激动与喝彩,同时也无需用理想化的他人打压自己,滋生自卑与惆怅。‘别人很好,我也很棒’是一种可以时时练习的心态,如果总敢于认可自己,奇迹就会变成日常。”
是的,别人很好,我也很棒。你纵然精彩万千,但那是你的生活,而我,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每天有一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都很快乐,这就是我的生活。我也很棒。
比较是令人伤怀的。比如,你可能老老实实地经历了中国教育的所有阶段,等到进入工作状态,你会惊奇地发现,咦,我竟然是个普通人,牛人都是哪儿来的?想想看,各种科大少年班,网罗了中国最聪明的一批孩子。当我们在中学瞎晃的时候,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了,当我们在大学谈恋爱的时候,他们已经博士或博士后毕业了。还有一些野生的天纵奇才,当你还在利用工作前三年寻找方向的时候,你发现这些野蛮生长的家伙已经第二次创业了,并且做得不错。你做企业三年做了一个亿,小目标实现了吧,别人三年都上市了,市值还好几百亿,还是美元。
这时候你说那我也得把目标调高,我也得拔苗助长,我也得 N 年上市,我不能落后啊……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做人,做企业都是如此。
有位伟大的作家曾经自嘲,多么伟大的作家,不过都是在描述自己生活的片面罢了。伟大作家尚且如此,每个人来到世间,也都不是为了演绎完美。我们是来经历的——做点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合理合法),不断突破自己,不就很好吗。
作为企业,做小并且活得不错,靠能力。做大,需要有运气成分。不要一上来就想着做大,能做大是挡不住的。
应该选择创造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选择。就像我们的目标应该是把企业和产品做好,而不是把企业做大。
别人很好,我也很棒,就可以了。
文/卖桃者说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