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在提升便利化水平、完善监管机制、增强服务效能上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助力北京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2021年,本市“证照分离”改革不断深化,“准入即准营”加快实现。去年7月1日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全市范围内“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等“前三扇门”事项达到132项,至当年12月底,本市“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3.89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8.9%。本市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2.16万户,占同期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6.9%。
2020年4月,本市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改革实施以来,全市通过承诺制方式即时办理各类企业登记业务178.99万件,占同期全部办理量的95.38%。主体登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60%,企业设立最快可在10分钟内完成审核。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已有包括“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小餐饮店许可”等在内的12个主项133个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改革。
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6000余万次 占全国使用量的43.5%
去年,本市通过全面优化企业开办服务使企业开办便利化再升级。本市实现了全部企业开办事项在“e窗通”一站办理,提高“e窗通”集成服务效率,企业开办时、开办后均可自主选择办理营业执照(含刻制公章、员工登记)、涉税事项(含领用发票)等事项,推动一网专办、一网全办。推广微信小程序、 移动端APP等多种在线一网通办方式。去年,全市新设企业累计达23.79万户,同比增长28.04%,为近5年同期新高。自去年1月20日起,全市实现开办企业领取执照、印章、发票“三大件”电子化模式全覆盖。电子印章与实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企业开办电子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各政府部门及商业银行、招投标等领域,便民服务不断升级。截至去年12月底,本市存量市场主体223.65万户,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6000余万次,占全国使用量的43.5%。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增至39个部门
本市还在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审批与监管有效衔接上持续发力,聚焦事中监管环节,创新提出“6+4”监管模式,探索实施风险监管、信用监管、分级分类监管、协同监管、科技监管、共治监管等6项基本制度,在9大监管场景中试点推行“一业一册”“一业一单”“一业一查”“一业一评”等4项场景化措施,提升监管精准性和监管效率;全市共有39个部门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除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各部门涉企“双随机”检查事项覆盖率均高于90%;推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公示工作,整合政府部门、法院系统、行业协会等各类信用信息形成企业信用记录并依法公示。截至目前,信用网共归集各类企业信用信息2.12亿条,其中包括49个部门的932万条行政许可、187万条行政处罚、62.18万抽查检查信息。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