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电视台近期推出了六集文献纪录片《白山黑水铸英魂》。该片由知名电视人陈宏担任总编导、作家萨苏担任总撰稿,讲述了东北抗联主要领导人的英雄故事。
该片也是首次以纪传体影像史的方式,准确、全面地展现了罗登贤、张甲洲、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周保中等六位东北抗联领导人的英雄事迹,在内容选择和表现角度上取得突破,填补了东北抗联历史影像的部分空白。
作为以纪传体影像史方式创作的东北抗联题材纪录片,该片在挖掘、收集、考证人物历史资料方面做到了丰富多元。影像、档案、手稿、报纸及口述,不仅还原了诸多历史现场,也让抗联领袖的人格显得生动可感。
为了保证历史细节的准确,影片在脚本阶段就对每位英雄生平经历进行了细致地核实。罗登贤是否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张甲洲红军第三十六军军长的头衔是否表述准确……这一系列史学问题不仅是对个人历史的考证,也反映了历史文献纪录片主创对党史、军史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在历史资料和文献的呈现上,影片做了不少场景化设计,使资料内容和背景环境融为一体,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料堆叠和前后的画面产生跳跃感、画面剪接不流畅的情况,保持了整体视觉风格上的协调统一。
第二集《张甲洲》采用悬念引领式开头,最终通过深入探访,挖掘出了这位革命家传奇的求学历程。后来被党组织调回东北抗联,张甲洲在离别时对妻子说,祖国一定会解放,那时我们再家庭团聚。确实听到我牺牲了,是你的光荣,也是你的苦难。你还年轻,就另找可心人。本集至此,观众眼中的张甲洲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武装进行抗日的将领,他还是一位清华和北大的“双料学霸”和一位深爱妻子的丈夫。英雄人物的悲欢离合、英雄事迹背后的传奇人生,让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影片注重建构当下与历史的对话关系,让当代人参与动态见证、寻找、挖掘、传承历史。在第四集中,主创回到了以赵尚志将军命名的尚志市,并跟随当地党史专家的脚步,回访了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遗址。微微晃动的镜头画面中,当地人和主创共同来到了遗址所在地。在纪念碑前,大家回忆起当年赵尚志和十三位战士写下的誓词——“誓死武装东北三千万同胞,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到底”。此时音乐和镜头一同升起,观众得以俯瞰这块英雄的土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感将观众与英雄、当下与历史连接了起来。
该片纪传体的创作方式也为故事化带来了难题。人物纪录片叙事容易流于时间推动、事件罗列。虽然人物是真实的人物,事件也是真实的事件,但人物和事件之间总是缺乏时空与情感的联系,让观众看起来觉得疲倦乏力。如何赋予事件关联性、赋予人物戏剧性?如何让事件成为故事,让人物成为本集历史叙事中的主角?或许要像这部作品一样,通过设置悬念、构建戏剧冲突的方式来优化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此外,因为文献纪录片主要描述的是“过去时”,易存在画面不够丰富的问题。该片加入二、三维动画,并适度采用了情景再现的手法,提升画面冲击力和节奏感,增强故事叙述的形象性、可看性,但总体上保持了一种严谨和克制的态度,部分以写意性镜头处理,情景再现在拍摄上总体坚持了“不露人脸、不要台词”的创作原则,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该片的历史真实性。
在纪录片边界愈发被开拓的当下,“纪实”很难再成为文献纪录片单调枯燥的理由。观众对文献纪录片的专注点,也不再仅限于成堆的历史文献,而是更多关注历史、故事、人物与当下的关联。作者需要巧妙平衡影片的欣赏价值和文献价值,让观众找回观看纪录片的兴趣,以此释放纪录片认知、教育、审美的多元功能。
文/韩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李英杰,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究生)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