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方小山村的共同富裕探索:多元经营产业融合,乡土人才成“领头雁”
新华每日电讯 2021-09-06 13:27

蜿蜒流转的滦河北岸,一个名为大贵口的小山村坐落于青翠的莲花山脚下,犹如一块碧玉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昔日穷困的山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每到旺季,游人如织。

大贵口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共462户1698人,总面积9.36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林、公益林4709.25亩,村域内有老红山和莲花山,森林覆盖率58.5%。

“近年来,村里发展错季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花卉种植,鼓励拥有大棚的农民注册农村种植合作社,促进种植业规模化发展。”“90后”的大贵口村第一书记郝天娇说,休闲采摘、观光体验、农业研学等同步发展,平均带动每户年增收5万元。

但9年前偏桥子镇探索引进牛奶草莓种植技术时,几经动员种植却无人响应。村民们大都已掌握大棚黄瓜种植的各个环节,收入稳定,没人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在当地几名党员带头下,镇里第一年开辟了3个草莓棚,次年增加到7个。农民尝到种植甜头后,新草莓大棚在大贵口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今年47岁的村民林艳会说,她的公公从20世纪80年代就种大棚黄瓜,开始死活不同意推倒重来。草莓种植技术引进后,她再三跟公公说好话,试种牛奶草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还把村里闲置的土地也租来种草莓。

“每年11月中旬成熟,采摘期持续到来年7月。”林艳会告诉记者,牛奶草莓刚上市时,能卖到40多元一斤。部分草莓直接进入超市,还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草莓采摘。

由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种植技术成熟,大贵口村种出来的牛奶草莓口感好、甜度高。作为全村第一批牛奶草莓的试种者,林艳会家现有4个大棚,每年毛收入在30万元左右。

“我们不定期请农科所专家和种植能手来村教学,村民们常把授课点挤得水泄不通。”偏桥子镇党委书记白书强说,草莓出现疑难杂症时,村民们互相交流经验,从不藏着掖着。先栽的帮后栽的,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致富。

苍翠的莲花山谷里,杨柳低垂,溪水清澈见底。除了种植草莓,大贵口村还依托生态优势,引进河北建设集团投资建设莲花山景区项目,采用村企共建模式,盘活荒山、土地等闲置资源,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三金”模式,即:土地租赁赚租金、劳务派遣赚薪金、投资入股赚股金。2018年以来,累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80万元。

村里还依山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山谷市集展厅,紫苏、乌塌菜、甜杏核……近百种本村及承德本地特色农副产品在这里集中展示,展览面积达400平方米。通过“实体+电商”销售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带动群众增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大贵口村整合全村种植养殖大户、返乡能人等共18人,组建乡土人才队伍,发挥“领头雁”致富带头作用,定期开展培训课程,指导农户生产经营,把培训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随着游客人数逐渐增多,颇有生意头脑的村民柴凤强在自家二层小楼开起了饭店和民宿,饭店最多一天接待过100多个游客。在他带动下,十多户村民也学着开起了主打家常菜的农家饭店。

“爷爷辈儿住的是土坯青瓦房,遇到坏天气,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20年前自家盖了4间新平房,欠下3万元外债,用了8年时间才还清。”柴凤强说,现在一家四口人一年收入几十万元,这在以前做梦都不敢想。

“旅游旺季异常红火,从事旅游业的村民有200多人。”大贵口村支部委员康保忠说,现在村里将63户民宅统一规划改造,发展“乡土味”特色农家游。

如今,大贵口村以现代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现有农家饭店27家、大棚303个,其中草莓大棚230个,牛奶草莓、有机葡萄等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主打品牌。2020年,村集体总收入16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7万元。

“今年种了3个草莓品种,打算利用早熟品种提前抢占市场。”谈及来年的收成,林艳会满眼希冀。

文/杜一方 高博 冯维健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一个小山村的“适老化改造试验”
中国青年报 2025-01-14
山西大宁义亭河畔“菇”气飘溢 助力小山村“出圈”
中国新闻网 2024-03-31
“美术生”扎根乡村10年 助小山村变成“网红村”
成都商报 2024-01-05
小山村来了博士服务队
中国青年报 2023-07-31
平谷“智慧草莓”迎来丰收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1-13
走向共同富裕 | 众位村镇掌门人揭秘共同富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13
我家门前丨喝咖啡种葡萄开民宿 冬奥让小山村变了样
新京报 2022-10-12
视窗 |“零碳乡村”“特色产业”——看大别山里小山村的“蝶变”
新华社 2022-05-1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