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保法来了|未成年使用家长账号,App识别进退两难?
澎湃新闻 2021-06-01 15:58

互联网使用“防沉迷”,是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大亮点。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在新增设的“网络保护专章”明确提出: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这意味着,过去在主管部门指导下陆续设立的短视频“青少年模式”、游戏的“防沉迷系统”,都将成为短视频、游戏、直播App的强制性标配。

但在现实情况下,确实存在未成年人冒用家长等成年人账号,绕开防沉迷系统,直接用家长的手机,从而未主动开启青少年模式。如何识别和保护这一情境下的未成年人?目前,不论是技术手段,还是引入人脸识别,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尽责的义务与边界需要进一步探讨。

5月31日,网易方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网易游戏依托多年来沉淀的未成年问题相关处理经验,搭建了一个基于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融合模型,用于识别未成年玩家使用成年人账号不理性消费行为,针对识别出来的疑似未成年人,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干预验证,并采取限制充值或开启防沉迷的措施。

有游戏公司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提到,这一技术的主要挑战在于,如果账号只是被小朋友使用,后台相对好识别,如果孩子和家长共用一个账号,识别的难度将大大增加。因此,家长在孩子互联网使用方面的引导非常重要,建议让孩子注册单独的账号,家长通过“成长守护平台”了解和管理孩子游戏时长与消费。

也有的公司借助人脸识别技术。腾讯在去年推出措施,对疑似由未成年人操作的成年人帐号,在登录游戏和支付环节要求进行人脸识别验证,与公安权威平台数据比对。目前,针对疑似未成年用户的人脸识别验证已应用于腾讯旗下全部游戏产品。

但人脸识别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不少人士担心,若放开人脸识别,存在信息泄露等更多风险。2021年4月份发布的《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就提出:原则上不应使用人脸识别方式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身份识别。

人脸识别争议多,技术手段难度大,规模更小的互联网公司,在识别未成年人这一环节也面临类似难题。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有社交产品只面向成年人用户,未成年人无法通过注册,但同样让该公司担心的是,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的手机号登录使用。

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要求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网络社区类、网络游戏类的App,就被要求:能够收集的“必要信息”,就只有注册用户移动电话号码。换句话说,用户只要提供了手机号,App就不得拒绝用户使用基本功能。

在信息获取相对有限、身份识别存在难度的情况下,前述App工作人员称,企业于是将重心放在审核上,拦截不当内容,避免出现侵害未成年人的信息。

但随着产品功能逐渐丰富,短视频、直播、语音聊天室甚至游戏等元素被添加,相对应的经营范围扩大,App从而又进入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要求的,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澎湃新闻记者 陈宇曦)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透视“防沉迷”:保护好“未成年” 让上网更安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7-15
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标准出台 明确家长和企业责任划分
第一财经 2024-06-01
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标准出台!明确家长和企业责任划分
第一财经 2024-05-29
北青快评 | 全面禁止未成年人玩网游,能让未成年人远离游戏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7
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亿,“网络保护”成焦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1-13
“830新规”出台将两年,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现象缓解了吗?
法治日报 2023-08-21
“830新规”出台即将两年 相关报告称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现象已有所缓解
法治日报 2023-08-21
手机认证账号存“买号玩游戏”链条 专家称或成为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漏洞”
南方都市报 2022-1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