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法工委:“熊孩子”称谓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理念
中国新闻网
2021-05-26 19:34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消息,新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不是“熊孩子”的“护身符”?针对社会上部分这样的声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郭林茂26日在北京表示,给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这本身就不符合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一定程度是戴着墨镜看待“问题儿童”。
郭林茂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一个承载着中华未来希望的特殊群体,通过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极个别未成年人有了罪错,就指责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熊孩子”的“护身符”,这是片面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
他强调,未成年人是一个重要群体,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又是一个特殊群体,心智相对不成熟,认知水平偏低,自控能力较差。少数未成年人违反法律,是各种原因造成的,更多的原因应归于我们成年人,不能简单地归罪于未成年人自身。“对触犯法律的未成年人采取教育的手段进行挽救,让其重新健康成长,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更何况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拥有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民族。”
编辑/赵红信
相关阅读
法工委:学生欺凌若构成严重不良行为等,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处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宣教联盟成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23
三部门联合发文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隔离带”“防火墙”
法治日报 2022-11-22
让法治信仰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正义网 2022-09-02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平台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
国是直通车 2021-05-31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偏心”是对孩子应有的尊重
中国青年报 2021-05-28
最高检部署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4-29
民政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建设已纳入“十四五”规划
中国新闻网 2021-02-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