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是“成长之痛”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13日,共有9只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回报超过100%,这些基金基本上都成立于2019年年中,其中南方科技创新以125.45%的回报排名第一,富国科创主题3年和华夏科技创新成立以来回报也超过120%,排在其后的还有嘉实科技创新、富国科技创新、易方达科技创新等。
从近一年的回报来看,除了一只基金下跌外,科创主题基金几乎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有11只产品回报超过50%。富国科创主题3年以82.75%的回报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富国科技创新和嘉实科技创新,回报均在70%以上,之后还有方正富邦科技创新、华夏科技创新、博时科技创新和工银科技创新,回报均在60%以上。
规模却是科创主题基金的“成长之痛”。首批发行的科创主题基金在问世之际引来超过1200亿元资金追捧,受关注程度极高,但单只规模上限仅10亿元,不得不启动超低比例配售。之后发行的第二批科创主题基金亦上演“一日售罄”,但合计认购金额为120亿元,仅为首批的十分之一左右。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14日,50多只科创主题基金总规模在700亿元左右,而4只科创50ETF及联接基金规模合计就接近400亿元。
定位模糊 夹缝中生存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主题基金与科创板的诞生密切相关,但是科创主题基金和其他科技基金,在投科创板时并没有任何限制,无形中弱化了科创主题基金的优势。
另一方面,2020年9月,科创50ETF问世,在定位更精准之外,ETF独具的费率低、操作透明等特征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关注。相比之下,科创主题基金的处境略显尴尬。
此外,公募基金整体对科创板的持仓虽然一直在提升,但占比仍不高。广发证券研报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科创板共上市215家公司,基金整体持股市值为768.14亿元,占科创板流通股比重为4.45%。分行业来看,基金对科创板中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板块持股市值占比最高,分别为11.22%、9.35%和9.05%。也就是说,除了科创板基金,其他的科创主题基金主要投资科创板之外的科技股。
今年以来,受流动性压制,科技股表现不佳,科创主题基金也随之下跌,截至4月13日,有12只产品跌幅超过10%。对于后市,基金经理的观点普遍谨慎。
南方科技创新基金经理茅炜在年报中表示,2021年中国信贷周期将会进入下行期,利率将会上行,构成偏紧的金融环境,居民去杠杆、地方政府去杠杆将会继续进行,对安全边际不足的个股保持谨慎态度,选股和配置难度会增加。“但是我们也强调,在任何市场,都将有穿越周期的公司走出来,创新带来新的机会,看好新兴成长领域,需求端包括新能源、互联网等成长空间大、成长路径清晰的行业;供给端包括化工、高端装备等海外需求扩张且对我国依存度高的行业。”
华夏科技创新基金经理张帆、周克平也认为2021年上半年“外部环境不利”。他们表示,一方面减持部分受益于货币效应的高估企业,另一方面多做研究和布局,希望能够在先进制造、新能源、云计算、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和传统行业效率提升这六大赛道中寻找到符合条件、能够创造出长期价值的企业。(上海证券报记者 陈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