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禁火、“清明”赐火 一文了解这两节的分与合
北京晚报 2021-04-02 22:59

自古以来,“寒食”与“清明”便是关系紧密的两个节日。寒食节在冬至之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家家户户禁火、冷食,故又称“百五节”或“冷节”。待三日寒食之期过后,便迎来了春回大地、炊烟缕缕的清明节。

寒食、清明结伴而来,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不尽相同。寒食节乃是民俗节日,侧重祭扫先人,哀悼追思;清明则属于农耕节气,注重春日生机,唐宋之际更有颁赐新火之仪,以示吐故纳新。因此,寒食与清明新旧有别,寓意不同。

另一方面,两节时序相连,前者禁火,后者赐火,是每岁“春日改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加之中唐以降施行了“寒食、清明通休法”,形成了一个前后贯通的长假“黄金周”,使二者的联系更加紧密,习俗亦相互渗透、融通。由是,在悠悠岁月之中,寒食节日与清明节气最终实现合流,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清明节”。

寒食禁火祭子推

寒食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禁火、冷食,借此缅怀春秋时期死于山火的名士介子推。而下令纵火之人正是介子推当年追随的主公晋文公重耳。名满天下的“流亡公子”为何“恩将仇报”呢?这要从晋国的“骊姬之乱”讲起。

春秋时期,晋献公妻妾众多,分别为其生下了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卓子等子嗣;唯奚齐是献公的宠妃骊姬所出。恃宠而骄的骊姬勾结奸佞外嬖梁五、东关嬖五(合称“二五”),迫害太子申生自尽,谋立奚齐为储君。为图自保,重耳在赵衰、狐偃等人的簇拥下流亡列国避难;在众多随行拥趸之中,就包括介子推。一行人逃至卫国,炊米已断。眼见主公就要饿得昏厥过去,介子推忍痛从腿上割肉,熬制成汤奉上。重耳接过此汤,一饮而尽,这才从生死线上挣扎回来。当他得知肉汤乃介子推用“股肉”所熬,为之动容,誓言日后定不相负。

自重耳率众出奔,晋国之内陷入持续动荡。晋献公薨逝后,重臣里克不满其“废长立幼”之举,连续谋杀了奚齐、卓子两位幼主,遣人迎立重耳、夷吾归国。前者犹疑未发,后者则回国继位,是为惠公。不过,晋惠公、晋怀公父子始终对流亡在外的重耳心怀芥蒂,遣使诸国,请诛其人。最终,六十二岁的重耳得到秦穆公出兵相助,回国继位。对于追随自己十九载的患难老臣,晋文公多有厚赏,却遗忘了昔日“割肉奉君”之情。介子推亦不重仕禄,选择功成身退,侍奉高堂老母。

重耳忆起当年卫国之事,数遣人至介家,征召其入朝,皆未果。为避国君,介子推索性和母亲前往绵山,隐居林泉。文公亲至山前,遍寻不得。有好事者提议放火烧山,网开一面,介子推必定避火而出。岂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人影。原来,介子推与老母早已抱树而亡。晋文公悔之晚矣,将是日定为寒食节,禁烟忌火,只吃寒食,以悼念介子推。

东坡逆境写寒食

宋代苏轼书《寒食帖》

另一位与寒食节产生联系的历史人物,则是“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苏东坡。

北宋元丰二年,苏轼奉旨调任“知湖州军州事”,也就是湖州知州。这位一代词宗在给宋神宗的《湖州谢上表》中,略带情绪写下了“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之语,引火烧身。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弹劾苏轼在谢表之中衔怨怀怒、包藏祸心。惹得宋神宗赵顼雷霆震怒,命人将苏轼自湖州“勾摄”至御史台审讯,是为“乌台诗案”。

危急关头,早已卧病在床的太皇太后曹氏向天子进言力保,甚至连苏轼昔日的政敌王安石等人亦上书为其求情。有鉴于此,神宗决定宽大处理,“责授”苏轼为检校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实际上是以散官虚职将他贬谪外放。

初到黄州的苏轼颇为凄苦,连正式住所都没有,寓居定慧院。自外放以来,苏轼遍历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各地,空怀抱负无法施展,反而身陷囹圄,遂写下“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元丰五年,也就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面对空中洒落的濛濛春雨,东坡先生写下了《寒食诗二首》。诗中“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既描写了寒食之期百姓禁火冷食,祭祀先人的画面,又将诗人身在黄州,心系九重宫阙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成之后,苏轼又将其书于素笺之上,即流传至今的《寒食帖》,亦名《黄州寒食诗帖》。此帖结字奇崛高妙,笔势飞扬奔宕,“粲若霄汉云霞之丽”,故被历代名家推崇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朝来新火起新烟

寒食与清明之间贯穿着一项重要内容——春日改火。寒食禁火,并非不点灯、不煮饭那么简单,而是“普天皆灭焰”,将去年保存的旧火种熄灭。

历史上,人类经历了从自然取火到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人工取火既费时又费力,为了保证照明、炊饭、取暖等日常用火之便,古人往往将火种保存,使其昼夜不熄。直至每年寒食之期,方才熄灭;待到清明之日,再钻榆柳得到新火种,谓之“改火”,寓意万象更新。

李唐之世,皇帝会在清明之日将新火“赐近臣”、“顺阳气”。凡得到天子赐赉新火的大臣,均以此为荣,撰文谢恩,如白居易的《谢清明日赐新火状》、郑处诲的《谢新火状》,尤以谢观的《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描述最为详尽。据谢氏所载:每逢清明之期,有专人将钻榆柳所得新火奉至御前。待皇帝下诏颁赐新火,大小宦官便手持蜡烛在新火之上点燃,继而鱼贯而出,前往分赏;正所谓“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宋代君主亦有清明赐新火之例,但蒙赐的人数更多,范围也更广。

清明改火、赐火是颇具政治意味的行为,尤其是中唐以来,藩镇各霸一方。天子旨在通过颁赐新火笼络朝臣,以示恩宠。正是由于朝廷对“赐火”格外重视,使得“寒食”、“清明”之间原本保持平衡的天平,逐渐向后者倾斜,最终取而代之。

当然,“寒食”日渐衰落,而“清明”绵延至今,原因是多方面的,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对此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百姓喜好热食。冷食凉汤不仅影响健康,存在卫生隐患,也有违美食之道。另一方面,寒食节的“子推饼”、“茸母糕”等寒凉食品,受众寥寥。商家店铺制作、贩卖的热情也远不及上元节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与中秋节的月饼。

不过,还是有一种与寒食、清明有关的美食流传了下来,那便是青团。

清明团子救忠王

青团,又称“青团子”或“清明团子”。民间对它的起源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一种与“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有关,亦有说是忠王麾下将领陈太平,故事情节基本一致。

某年清明,出征江南的忠王李秀成失利,遭到清军追击,岌岌可危,遂求助于一位农人。农人让忠王千岁脱下征袍,换上自己的衣服,才骗过了追兵。但清军在附近沿路设卡,严格盘查过往行人,不得带一粒米出村;即使抓不住李秀成,也要将他饿死在野外。眼见忠王饥肠辘辘,藏身荒野之中,农人犯了难:究竟如何骗过清军,给李秀成送点吃食呢?不经意间,他的余光扫到鞋底有一抹绿色,原来是耕作之时脚下粘有艾草。清明时节,江南各地都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艾草。对!咱就用它来个“瞒天过海”!农人赶忙采来艾草,洗净捣出汁水,再倒入糯米粉之中,揉搓成青色的糯米团子。趁着暮色,他将一枚一枚小小的青团,混于杂草之中,骗过清军,成功送至李秀成手中。忠王得食青团,顿时精神百倍,一鼓作气返回大营。事后,李秀成开始在太平天国军中推行青团,逐渐盛行于江南各地,广为流传。

其实,青团在晚清之前既已有之。如明人郎瑛便在《七修类稿·事物》中记有“馒头青白团”,做法是“采杨桐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是故,李秀成与青团起源的故事,仅仅是一种口耳相传的民间记忆,反映出百姓对忠王的怀念之情。

文/林硕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赏读|陈连山:清明节源流考
现代大学网 2024-04-05
夜读|又是一年清明时,思亲思君亦思卿
有书 2024-04-04
清明 | 惟愿春和景明,人间天上共安康
南师国学堂 2024-04-04
从节气到节日,这些关于清明的知识你了解吗?
央视新闻 2024-04-04
通州区举办“燕回思缅”清明节主题文化活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清明节的十个小知识:清明蹴鞠何时流行?
中国新闻网 2023-04-05
品读|清明节:不忘先祖,不失清明,不负韶华
儒风大家 2022-04-05
清明 | 惟愿春和景明,人间天上共安康
诗词天地 2022-04-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