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恩(右二)与西川广人(左一)
2019年底,一出现实版的“胜利大逃亡”让戈恩这位汽车界的“神奇小子”成功“出圈”。从“藏身大提琴箱”的离奇情节,到“美特战队员参与救援”的好莱坞式惊险,再到“召开发布会为自己辩护”的自信从容……戈恩都在向外界传达着日本司法体系的不公与自己被“设计陷害”的事实。
随着“戈恩被捕事件”被抽丝剥茧,更多细节曝光,真相正在逐渐呈现。近日,外媒的报道更是彻底揭开了事件的内幕:时任日产高级副总裁的哈里-纳达与时任日产社长兼CEO的西川广人,联手日本检方一同策划扳倒了戈恩。
由此,一招“反客为主”之计清晰地展现出来:彼时的联盟领导者戈恩一步步落入“盟友”所设计的圈套之中,最终坠落神坛;而除掉“心腹大患”的日产则“成功”摆脱被合并的命运,赢得了主动权。
“反客为主”为《三十六计》之第三十计,是第五套《并战计》中的最后一计。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本意是指客人与主人位置倒置,客人的行为举止俨然像是主人,而主人反而就了客位。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主动权。
古人运用此计多是针对盟友,把握时机插足进去,掌握要害之处,随后步步为营,伺机取而代之。
哈里-纳达
纳达“乘隙插足” 身居要职“起底”戈恩
纳达出生于一个马来西亚家庭,原名Hemant Kumar Nadanasabapathy,是“做掉”戈恩的关键性人物之一。
纳达于1990年加入日产,那时的他还默默无闻,在英国公司从事一些关于商业合同和其他事务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做事果敢的纳达成功吸引了日产前代表董事格雷格-凯利( Greg Kelly )的注意。2014年,纳达从欧洲回到日本,在CEO办公室任职,并接手了凯利的部分工作,开始负责监督法律事务、合规、安全以及其他部分公司事务,相当于戈恩的“幕僚长”。
在高层站稳脚跟的纳达,清晰地感知到戈恩想要加强联盟的打算。然而,同部分日产高层一样,纳达也反对日产与雷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由此,纳达的忠诚似乎开始转移到了西川广人的身上。
2018年3月起,纳达就在没有通知关键信息技术人员和西川广人的情况下,安排了对日产电脑系统和戈恩公司电子邮件帐户的黑客攻击,以收集证据。几个月后,纳达开始与日本检方合作,而戈恩也随即被捕。此外,被视为竞争对手或不忠的高管也被悉数清理。
“成功”摆脱“被合并” 日产掌握主动权
1999年,雷诺通过派遣戈恩以及收购股份的方式,挽救了濒临破产的日产。“拯救者”戈恩由此扎根,而雷诺也顺理成章成为大股东,其持股比例达到43.4%,并拥有投票权。日产则拥有三菱汽车34%的控股权,并持有雷诺15%的股份,但无表决权。同时,法国政府持有雷诺15%股权,并拥有30%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日产是汽车销量的主要贡献者。然而,贡献最大的日产却在联盟中“人微言轻”,“被合并”的恐惧也日益增长。
不可否认,戈恩的下台直接导致了合并计划的搁浅,日产暂时迎来了转机。然而,这场风波也让日产和联盟同时陷入了风雨飘摇。据悉,日产花了2亿多美元调查戈恩。今年5月,日产公布了63亿美元的亏损,其市值自21个月前戈恩被捕以来已经缩水逾一半。
时至今日,“日产政变”一说已经实锤,对此,日产和日本检方又会作何回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事件的脉络逐渐清晰,戈恩又将如何“硬刚”?随着几方博弈的不断升级,各方还将运用《三十六计》中的何种计谋?请继续关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戈恩被捕事件 新《三十六计》”专题报道。
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懿
编辑/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