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广宁街道各社区施行封闭式管理,坚持联防联控,严防疫情输入。在辖区各值守点位,有这样一群老街坊,他们自疫情开始就自愿报名参加社区防控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热心的“联络人”
肖福荣是新立街社区一名“老街坊”志愿者。当提到她时,几乎所有认识她的人都会说出“热心”这两个字。一直以来,肖福荣都非常支持社区的工作,身为“老街坊”志愿者的她,经常参与社区巡查,在街坊邻里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忙解决。
在此次抗击疫情中,肖福荣主动报名帮助社区对接返京人员居家隔离情况,当起了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络人”。“特殊时期,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大家互相帮助。”肖福荣表示,社区工作者们任务很重,自己只是帮了个小忙,发现问题就及时报告社区,为他们减轻一点压力。
只要一说起肖福荣,社区工作者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肖阿姨还参加对社区环境的消杀,赠送给我们防护用品,大家十分感谢她!她为我们的防疫工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最熟悉的“门神”
“我申请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一定确保咱们社区的安全!”这是58岁的高井路社区“老街坊”志愿者任德君,在报名支援社区一线时所说的话。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始后,他立即报名参加社区点位值守,先后在高井路新村北路、机务段两个通行口进行值岗。
从白昼至黑夜,从冬到春,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任德君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每天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测温、查证、登记……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时间一长,出入的居民们渐渐认识了他,有的居民还亲切地称他为“门神”。“我觉得这个称呼挺形象的,我一定要为居民们当好门神,把疫情隔离在大门外。”任德君笑着说道。
当被问起第一时间支援社区的原因时,任德君表示,自己的儿子在北京地铁工作,也同样奋战在一线。“上阵父子兵,我也会用实际行动和疫情抗争到底!”从防疫至今,任德君几乎每天都参加值守工作,也许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社区值守时间最长的志愿者。
书记的“责任”
王瑞民是东山社区第二党支部的书记。在疫情之初,她第一个加入到社区防控工作,在通行口进行防疫值守。在随后招募社区防控志愿者的过程中,王瑞民积极动员支部党员们,共有10名党员支援了社区防控一线。
疫情期间,王瑞民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返京人员的排查,及时上报返京人员最新动态。她表示:“有时我会比社区先了解到返京人员的一些情况,我会第一时间进行上报。既然我是支部书记,就应该尽力协助社区,这是我的责任。”王瑞民的爱人长期卧病在床,不能自主行动。值守时,社区工作人员经常让她早些回家照顾爱人,但王瑞民说道:“再值一会儿,家里有女儿帮着照顾,我手机上也有软件可以24小时监控。”
无论是排查、站岗、消杀,还是解决居民困难,王瑞民总是冲在第一位,带领支部党员、志愿者,与疫情进行斗争。她是社区的抗疫先锋,是党员们的榜样!
“闲逛”不闲
孙兆云是麻峪北社区第二党支部委员,也是一名“老街坊”志愿者。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带头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战役中,每天的着装就是:红袖标、红马甲、小红帽,和共同站岗的同事们一起组成了通行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疫情以来,孙兆云一直协同社区工作人员值守在社区防控检查点,向居民们宣传防疫知识,对进出的人员、车辆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在工作之余,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闲逛”。在没有值守安排的时间段里,孙兆云也会同样“一身红”,走遍社区的每个角落。“社区工作人员的数量毕竟有限,他们还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我就是利用空闲时间随便逛逛。”孙兆云说道。
从疫情发生至今,孙兆云几乎每天都坚持“闲逛”,查看每个封闭路口的防护栅栏是否完好,遇到聚集、不戴口罩的居民,他便会耐心地劝说大家配合防疫工作。孙兆云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居民都配合社区的工作,感觉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
我是“70后”
石春财是麻峪社区党委纪检委员、第二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社区“老街坊”“红蜡烛”志愿巡逻队的队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74岁的他加入到社区联防联控的队伍中,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宣传防疫知识,对出入社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与信息登记。
在值守的过程中,路过的居民们见到石春财经常会停下来问道:“石师傅,您老这么大年纪还出来站岗啊?”石春财总是笑着说道:“我是个70后,年纪不大。”在社区里,居民们时常会碰到一位老人,带着红袖标,挺直腰板,精神矍铄地巡逻在社区的大街小巷,这就是疫情期间石春财的常态。
为了帮助大家凝心聚力,鼓舞斗志,早日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石春财还发挥特长,在家中创作了内容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书法作品,希望大伙儿坚持下去,最终取得胜利!
在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总能发现身边值得去学习的榜样。这些老街坊们虽早已不在年轻,但内心依旧生机盎然,在这春天里,绽放他们独特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