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晚间,东阿阿胶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9.59亿元,同比下滑59.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44亿元,同比去年下滑121.29%。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这是这支“白马股”上市24年来首次出现年报亏损。
东阿阿胶素有“药中茅台”之称。数据显示,东阿阿胶自1996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长期呈两位数稳步增长态势。其对阿胶系列产品涨价的绝对依赖,在2019年终于引发了业绩大跳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对于东阿阿胶业绩“变脸”,市场将此归咎于其十多年来热衷于涨价造成的业绩提前透支。自2005年起,东阿阿胶的阿胶块迄今累计提价18次。公开数据显示,与2001年阿胶块每斤40元的零售价相比,如今已2200元的高价增长已几近55倍。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除2008年外其余年份都有提价,有的年份甚至不止一次,提价幅度最大的一次超过50%。在此背景下,经销商长期依赖囤货来盈利,也造成了渠道库存大量积压的现象。这也成了压垮东阿阿胶业绩的最后一根稻草。
东阿阿胶称,近几年,受整体宏观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东阿阿胶渠道库存持续积压,为避免长期良性健康发展受到不利影响,2019年公司侧重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尤其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了渠道库存的清理力度,导致2019年出现亏损。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去库存,不难发现东阿阿胶也正在尝试阿胶的“衍生品”。东阿阿胶系列产品正在从该公司的绝对主力,逐步让出经营份额。根据其年报,阿胶系列产品营收占比重从2018年的87.06%,下降至69.06%,而标注为“其他”的产品,占比增加到30.29%。在别的产品营收均有两位数下降的情况下,“其他”产品仅微降5.33%。
对于调整期后的经营,东阿阿胶在年报中表示,将推动新商业模式落地,通过传统营销的数字化转型,专注顾客“增长与保留”;将移动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嫁接线下优势资源,线上线下融合,相互赋能,形成敏捷供应链,实现产业互联网在营销端的落地;强化适应数字环境的营销战略、战术、组织和绩效管理;加强内容运营,通过多类型多维度社交媒体矩阵,高效传播产品功效和品牌价值观;建设品牌社群,敏锐洞察顾客需求,紧紧围绕品牌积累和顾客开创配置资源,通过营销精细化运营,建立“私域流量”;以顾客运营为中心,加强中医学术和临床研究以及成果转化,深化新零售渠道资源整合,提升营销效率和效益;建设新营销模式平台和创客平台,通过全员营销和群体智慧,由外而内,发展众创众包,实现品牌势能向生产力的转化;扎实拓展外延并购业务,围绕参茸、燕窝、西洋参等细分市场,孵化培育拓展新品类,布局休闲滋补产品,进行即食品项差异化竞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