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26个地方、单位党组织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进展情况全部公开。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18年10月至11月,十九届中央第二轮巡视对26个地方、单位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这是中央首次针对脱贫攻坚开展专项巡视。
26个巡视对象中,既有被纳入扶贫考核的13个中西部省区市,也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等承担脱贫攻坚任务的11个中央国家机关,还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中管金融企业。
今年1月30日,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对26个巡视对象的反馈情况集中公布。
陕西再提肃清冯新柱恶劣影响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陕西省公布的整改通报中,再提陕西省原副省长冯新柱。
通报中说,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待加强的问题,陕西省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研究推动解决不到位问题,其中,组织开展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工作“回头看”,切实肃清冯新柱案恶劣影响。
冯新柱为陕西本地人,曾长期在铜川市任职,出任市委书记,2015年出任陕西省副省长、党组成员。2018年1月,冯新柱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同年3月,冯新柱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在“双开”通报中提到,他对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不力、消极应付,且利用分管扶贫工作职权谋取私利。
同时,关于被指研究破解一些问题深层次原因不够问题,陕西省的通报中还提到要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
通报中说,要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将整治扶贫领域工程质量监管、招投标等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责任心不强、干部作风漂浮等深层次问题,作为全省正在开展的“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重要内容。
专项扶贫资金向革命老区倾斜
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多单位、地方都被指出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方面存在问题,在这次整改通报中,也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调整。
国家发改委的通报中提到,要加强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检查评估。印发了《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2019年工作要点》,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推动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
同时,在4月1日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脱贫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地方着力推动陕甘宁、赣闽粤、左右江、大别山、川陕等5个重点革命老区规划的实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动老区如期脱贫加快发展,确保各项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各省份也针对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整改。
陕西省的通报中表示,安排今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按照不低于20%的增幅向革命老区县倾斜。
广西在通报中也明确要大力实施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助力脱贫攻坚。具体来说,自治区研究制定《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梳理左右江革命老区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共涉及项目141项。对符合投向的项目纳入乡村振兴2019年补助资金计划盘子,新增2540万元予以支持,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取消颁奖晚会、“扶贫日”等形式主义产物
在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方面,多地方、单位都提出了整改措施。
例如,湖北省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2018年11月以来,结合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共查处虚假脱贫、帮扶不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646个。其中,针对来凤县举办脱贫攻坚颁奖晚会的问题,恩施州、来凤县纪委监委已对4名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
湖北孝感市开展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专项清理,对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扶贫领域督导检查次数较多的市直部门相关责任人进行谈话提醒。
陕西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取消了“扶贫工作日”。同时,下发进一步做好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对帮扶工作的方式和帮扶干部职责作了规范,在全省范围内推广镇安“中心户长”经验。
西藏则明确规定自治区层面脱贫攻坚督导检查工作原则上每年不超过2次,自治区、地市两级对县级及以下的考核每年组织1次。而且,拉萨市研究出台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13条措施,山南市将脱贫攻坚督导从原来的一月一督导减为半年一督导。
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3起4人,责成3家集中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作出深刻检查。
省纪委监委干部挂职贫困县加强监督执纪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针对监督执纪中存在的问题,湖北省在通报中提到,省纪委监委第三执纪监督室与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对扶贫领域监督和执纪有关问题线索全面核查,针对问题线索处置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已按程序对4人实施问责,并对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组长进行工作约谈,责成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向省纪委监委作出深刻检查。
在云南,针对履行监督首要职责不到位的问题,召开全省贫困县纪委书记工作例会,以“红榜”、“白榜”的直观方式,公布88个贫困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约谈了相关州(市)、县(市、区)纪委书记。
通报中提到一些地方上的具体案例,例如,云南省省纪委省监委针对维西县查找问题不深,再次责成迪庆州纪委对有关问题自查自纠;湖北孝感市纪委监委、孝昌县纪委监委责成孝昌县邹岗镇纪委对校堂村村医虚报公共卫生服务人次领取财政补贴一案予以撤案,对孝昌县纪委监委、邹岗镇纪委5名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责令孝昌县纪委监委、邹岗镇党委分别作出深刻书面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监督执纪工作,记者注意到,甘肃从省纪委监委机关和派驻机构选派熟悉纪检监察业务、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到“两州一县”等27个深度贫困县挂任纪委副书记,作为省纪委在贫困县的联络员,专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充实脱贫攻坚一线监督执纪力量,直接传导工作压力。
赴地方对挂职期满干部进行考核
在加强脱贫攻坚领域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多个地方、单位对针对巡视组提出的问题做出整改。
例如,甘肃省对2018年度全省帮扶工作考核为“一般”等次和“较差”等次的帮扶单位以及“不称职”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分级进行约谈调整。同时,加大脱贫攻坚领域干部不担当不作为整治力度,对省委第三轮巡视发现扶贫领域不担当不作为的3起问题,涉及的13名责任人,已反馈相关市州进行问责处理。
挂职是配齐、配强干部队伍的一种必要方式。例如,拉萨日喀则市选派265名驻村工作队队长到重点乡镇挂职,助力脱贫攻坚。
在这方面,教育部加强干部人才队伍顶层规划,按照人岗相适原则,接收2019年4名中央“三部委”选派中西部地区干部到部机关挂职,优先安排到承担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司局挂任实职。针对河北省青龙县、威县定点扶贫工作实际,从教师司、教育经费监管中心等业务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挂职担任扶贫副县长。
同时,建立健全扶贫干部选拔培养、监督管理、考核激励制度体系,印发直属系统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制度文件,把扶贫援派挂职干部选派工作和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结合起来,发现培养使用有援派、地方挂职、扶贫工作经验且表现出色的优秀年轻干部。
国家卫健委组织新选派挂职干部赴永和县、清涧县进行压茬交接。赴山西、陕西对挂职期满的3名干部进行考核,实地查看挂职干部工作、生活环境,了解新老挂职干部工作压茬交接情况。
吉林省则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工作,其中,从浙江引进了一批扶贫项目,并互派80余名干部挂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高语阳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