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瓦朗索尔1965》导演:如果外星人存在,会让地球变得更团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19:16

根据法国真实的第三类接触事件改编的电影《瓦朗索尔1965》日前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启世界首映,影票在开售24小时内全部售罄。导演多米尼克·菲尔霍尔、主演马蒂亚斯和瓦伊娜·乔康专程从法国飞到中国,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红毯,在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导演多米尼克·菲尔霍尔,自己从小就对外星人充满好奇,他设想,如果外星人存在,可能会让地球变得更团结。

e575201dly1hqzc7n49qfj266a4474r1.jpg

注重人文视角 并非一般的科幻片

瓦朗索尔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小镇,素以薰衣草、葡萄酒、美食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闻名。《瓦朗索尔1965》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薰衣草之乡。影片取材自法国最著名的第三类接触真实事件。1965年7月1日,瓦朗索尔的农民莫里斯·马斯目击到一个不明飞行物,它随即高速起飞,在他的薰衣草田里留下了神秘痕迹……这一消息不胫而走,立刻吸引大批好奇者和记者蜂拥而至,整个小镇的日常生活被彻底打破,莫里斯更是成为广受关注甚至怀疑的“焦点人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恶名,他又不得不为保护家人而战……

《瓦朗索尔1965》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幻片”,导演多米尼克·菲尔霍尔表示,自己更想从人文的角度来展现这部电影,“影片一方面展现了莫里斯遇到的神奇的经历;另一方面,又想要通过人文的角度还原这个事件给一个普通人带来的影响,无论是他本人还是他的家人甚至整个村庄都因此承受着巨大压力。”

索朗瓦尔事件中,莫里斯与外星人的接触大约持续了十五分钟,如何将其扩充为一部精彩的电影故事?多米尼克表示,主创团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我们去当地拜访了莫里斯的家人,询问他们当时的情况,也看了当时宪兵实地调查的资料,做了很多的研究,我们在电影里呈现了很多莫里斯和家人相处的画面,目的就是能够最大程度的去还原当时的这样的一个故事。”

多米尼克在影片中着重刻画了莫里斯的一些情绪创伤,“我在拍这部电影的时候,跟法国不明飞行物研究小组的专业人士进行过交流。他们告诉我,很多目击者,在看到远处有UFO飞过来的时候,其实会有非常大的情绪起伏。而莫里斯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这些外星人,并且在原地失去了意识,失去了行为能力,对他的身体、精神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影片里也可以看到,他的手表发生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事件之后,莫里斯非常嗜睡,这都是当时的一些真实记录。”

微信图片_20240623183747.jpg

拍摄资金不足 导演和摄影师等接广告挣钱

《瓦朗索尔1965》是多米尼克导演的首部剧情长片。除了他,摄影师等主创也大多是第一次拍电影,尽管他们已经在广告、电视领域深耕许久。因共同的电影梦和长期志同道合的合作,通过《瓦朗索尔1965》,他们终于梦想成真。面临拍摄资金不足时,导演和摄影师等创作者甚至靠接广告挣钱加以弥补,而为了支持这部处女作,主创们几乎“零报酬”。

饰演莫里斯的法国演员马蒂亚斯和饰演其妻子的著名女星法伊娜·乔康也一同去拜访了莫里斯的女儿,马蒂亚斯说:“莫里斯本人并没有留下音频、录像,所以,他的女儿就跟我讲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她告诉我,我微笑的时候,跟他父亲比较像,我在影片当中就有意识地利用到这一点。我现在并不知道我的表演是否让他的家人满意,但是,我感觉还是很荣幸能够去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

多米尼克认为,莫里斯的妻子也非常了不起,这在影片中也有所展现,多米尼克说:“她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女性,一直都很支持丈夫,也亲自到田里陪她丈夫工作。这在1965年的法国其实是比较少见的,一般来说,妇女都是待在家里面做家务之类,所以,影片从某种程度上也展现了法国社会的一些变化。”法伊娜·乔康也表示,自己作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如何去贴近当时那个年代的女性,对自己来说很有挑战,“影片最后结尾,莫里斯与妻子的一番交谈,难度很高。”

微信图片_20240623183738.jpg

今后还会拍与宇宙太空相关的电影

此次在上海电影节放映,中国观众的热情令导演多米尼克非常感动。多年来,多米尼克一直热衷于不明飞行物的探究与相关题材的创作,其拍摄制作的改编自科幻大师阿瑟·克拉克一部代表作的短片《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入选了全球40多个电影节,荣获许多奖项,对于未来是否继续这类题材的创作,多米尼克表示,自己今后还会拍与宇宙太空相关的电影,“我从小就对这类题材感兴趣。”

谈及三位主创对于外星人的态度,多米尼克说:“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非常丰富多彩,但也有一些因为差异而产生的纷争。如果说有外星人存在的话,我觉得可能会让人类更团结,让这个世界更加团结。” 

法伊娜·乔康表示,在《瓦朗索尔1965》中,这些外星人并没有恶意,“我相信,如果有外星人的话,他们会想要教我们一些东西,想要给我们传达一些信息--要更加的关心我们周围的人。”

马蒂亚斯也很认同法伊娜的观点,他认为,外星人会教会地球人很多。

三位主创此次来到上海,觉得时间不够用,导演多米尼克·菲尔霍尔说:“我想要去上海甚至整个中国的景点去看一看,但是,时间太短,比较遗憾,我很开心能够尝到上海的各种美食,中国菜跟法餐相比很不一样,令我惊艳。我之后还想跟这部电影的制片人宁宁一起去看一看上海的一些电影工作室。”

马蒂亚斯则表示,自己吃到了上海菜、广东菜,“如果行程允许,我还想去一趟豫园。” 法伊娜·乔康感谢此次上海之行的接待团队,“他们非常好,很周到。我来中国一个最大的感受是上海的城市规划非常好,很干净、很整洁,而且很安全。上海的绿化很好,有看起来心情很好。我之后还想看一看中国的乡村是什么样的风貌,想去参观长城,想去寺庙,我比较喜欢的是自然景观。”

微信图片_20240623183732.jpg  

中法建交60年 文化自信就是名片

今年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能够推出一部由中法两国电影人共同打造、承载科学探索精神、试图以新视觉揭示人类与外星生命之谜的电影作品,让该片制片人宁宁深感欣慰。

十多年前,宁宁等电影人开始了中法合拍片的尝试,邀请法国著名导演费利普·弥勒执导了由李保田、李小冉、秦昊、杨心仪等主演的《夜莺》,虽然导演是法国人,但被中国选中报名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夜莺》是2010年中法两国签署电影合拍协议之后最早拍摄的影片之一,在法国公映后,受到当地观众的热情欢迎,即便到了上映的十多周时,还保持着每周近百场的放映势头,总观影达到近15万人次。《夜莺》让宁宁等影人积累了中外电影合作合拍的全方位的丰富经验,为后来制作完成不同类型与样式的影片《瓦朗索尔1965》《猎狐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法双方在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异同,是丰富人类共同财富的一大源泉。”在宁宁看来,中国和法国在电影的多重领域人才济济,制作电影可以优势互补,向全世界提供更“新”的电影。

宁宁看到一位中国观众的观后留言——“很想到《瓦朗索尔1965》电影故事里那美丽迷人的薰衣草之乡去看看……”,对此宁宁称此时她的心情犹如《夜莺》引发诸多法国游客向往三江和阳朔等美丽山水人文风光时一样雀跃。

据悉,《瓦朗索尔1965》有望引进国内上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新书|《克洛德·夏布罗尔》出版:带你认识法国电影新浪潮导演夏布罗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7
《沙丘2》 导演:外星人语言,从东方书法中得到灵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1
人物|维伦纽瓦:因爱而拍不是为了证明我存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芭比》创纪录 18项提名领跑评论家选择奖
Mtime时光网 2023-12-14
赏读|黑暗时代的戏剧之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9
最新评论